▲成都 图/视觉中国

当成都人开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可能正在默默表达抗议。说成都人不会耍,就好像说北京人不会聊天、深圳人不够奋斗、上海人不够有钱、广东人不够会吃一样,是在撕下这些城市几十年来被公众所贴上的认知标签。

最近几年,除了“蓉漂”,中国文化圈一个特殊群体“成都吹”也正在冉冉升起,《第一财将周刊》多年来一直把成都定义为中国“新一线城市”排名第一;十多年前就将“第四城”美名送上的《新周刊》最近再次立下FLAG《没错啊,成都就是一线城市》。

自从开始“蓉漂”计划吸引全国各地人才以来,成都的人才回流率相当高。传统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留不住这些才华横溢的年轻成都人。探其原因,究其根本,一方面,成都的确已经具备不亚于北上广深的奋斗氛围,天府大道沿线的写字楼里直到凌晨还亮着的灯光,陪伴着一个个奋斗在成都的灵魂。另一方面,成都人骨子里所特有的一股闲适乐道、慵懒散漫的“慢”劲儿,与快节奏的“北上广”格格不入,给了奋斗者更多放松的缓冲可能。就连正在热播的纪录片《风味人间》的导演陈晓卿都说,成都以及这座城市的美食,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悠闲和安逸。

奋斗是成都文化的新面相,而爱耍,休闲和安逸才是成都文化的底层。

▲成都 图/视觉中国

数百年以来,成都人的耍法一直固执地保持着传统,晒太阳、喝茶、打麻将是必备的三件套,这让外人对成都产生了极大误解。但成都超过三万家火锅店,近一万间茶馆的事实足以清晰地说明成都人的口味偏好,爱吃、爱耍被注入城市灵魂。

虽然可能引来无数批判,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火锅和喝茶,只是证明成都人爱吃、爱耍,不代表会吃、会耍。会耍就得像法国人一样耍出成果,法国人爱踢足球,于是发明了世界杯、欧洲杯、欧冠联赛;法国人发明了自行车,还发明环法自行车赛;法国人爱越野,于是发明了达喀尔汽车拉力赛;法国人还爱滑雪、跑步等各项运动,于是他们干脆创办了现代奥运会。

成都人的生命逻辑是“吃咸点、看淡点”,前者是口味选择,后者是处世态度,后者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超脱,前者则显得越来越不适宜,不但健康专家和医生会提出建议,连家里的老人都会在微信群聊里发出健康警告。

▲成都美食 图/视觉中国

成都人口味重辣、重盐、重油,火锅是成都人的最爱,也是绝大多数朋友聚餐的最终妥协方案。成都人李承鹏曾经形容火锅“创造一切味道、破坏一切味道”。陈晓卿曾言,成都火锅吃的是调料的味道,而广东火锅则更注重食材的原味。调料的味道和食材的原味,哪种更高级?在注重饮食健康的今天,广东菜更被认可,不但陈晓卿在《风味人间》的第一集,唯一选取的四川代表是瓦屋山的冷笋,就连成都人觉得最有面儿的太古里,川菜也未能入围中央舞台,最后只有和火锅一起包围太古里,形成了网友心中的太古外和火锅综合体。

▲成都太古里 图/视觉中国

其次,喝茶、搓麻将这样的休闲方式,已经逐渐不被现在的90后年轻一代所接受,一则因为互联网发达,娱乐方式更加多元,二则因为这种休闲方式本身也缺乏健康性,医学研究证明,久坐不仅对颈椎不好,对腰椎、脊柱的健康也不利,而通过运动锻炼身体,已经成为城市共识。

所以,新一代的年轻人正在不断的开发新的娱乐模式,尤其是跟户外、运动相关的娱乐模式。每年成都的几场马拉松比赛都报名火热,成都市区各大公园跑步人群四季不断,西岭雪山、峨眉山、太子岭冬季都有络绎不绝的滑雪人群,甚至都江堰的万达城都要建一个建筑面积75000平米,有300多米长雪道、高差60米的室内的四季滑雪场。

▲成都万达城水雪综合体鸟瞰图

不甘心于只在麻将桌前度过一生的成都人,注定会去寻求新的刺激、新的耍法。

把爱吃变成会吃,把爱耍变成会耍,是成都人必须要去修完的一门课,这门课修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两代人。但目前已经有了这样的可能性,一来世界各地的耍法之间正在不断切磋交流,美国人学会了麻将,而成都人也开始练习滑雪,甚至,在冬奥会上,也开始出现来自热带国家的运动员。二来年轻一代的娱乐观正在发生天翻地覆地变化,以前只是在九眼桥买醉回家,现在SPACE散场之前全场把卫生纸扔上天空,甚至被记录进电影。

成都人一直以爱耍著称,以后会越来越会耍,这需要一个契机,需要一种新的娱乐方式的引领,但这一切,正在发生!

11月10日,来成都融创万达城,听“李贝贝”李伯清扯“悬龙门阵”,再跟你摆一哈成都人的新耍法!

▲图/视觉中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