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快进入11月份,此时正值草莓初花期,这个时期的草莓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莓农们要加强管理和预防。

一、白粉病及其防治措施

发病规律:中温中湿

发病高峰:10月中旬—11月下旬3月上旬—翌年4月下旬

防治措施:预防为主,发病初期可用30%醚菌·啶酰菌(翠泽)1000倍液或42.4%唑醚·氟酰胺(健达)2000倍或32.5%吡唑萘菌胺·嘧菌酯(绿妃)1500倍。每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白粉病初期

草莓现蕾初花

二、根腐病及其防治措施

发病规律:根腐病属于低温性土传病害,地温低,低洼地排水不良或大水漫灌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此病预防为主,发病后治疗困难。预防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提高地温和进行土壤改良。定植后7天及时用药预防,可用2.5%咯菌晴1500倍+精甲霜灵锰锌600倍+净土客灌根2-3次;或是用25%嘧菌酯1500倍+99%恶霉灵3000倍+净土客灌根2-3次。

根腐病

三、斜纹夜蛾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

发生规律:斜纹夜蛾喜阴特别在草莓繁苗期郁蔽的环境下易大量发生。主要在草莓繁苗期和移栽扣棚前危害,但有时扣棚后到11月底也会大量发生,斜纹夜蛾取食草莓花果和嫩叶,严重时花果被害率可达50%以上。斜纹夜蛾的成虫白天不活动,黄昏后开始取食飞翔,多在开花植物上取食花蜜然后产卵。对一般光趋性不强但对黑光灯趋性强。

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5%锐劲特悬浮剂2500倍液或15%菜虫净乳油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等防治。或40%氰戊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10天1次,连用2-3次。这里要注意的是菊酯类农药对蜜蜂具有较高的毒性,因此要将蜜蜂搬出棚外才能用药。也可选用对蜜毒性相对小的药剂如康宽等。

斜纹夜蛾幼虫

四、蚜虫的防治措施

花、心叶和叶背活动吸取汁液,受害后的叶片卷缩、扭曲变形使草莓生育受阻。更大为害时传播草莓病毒病。蚜虫可全年发生并以成虫在塑料薄膜覆盖的草莓株茎和老叶下面越冬,也可在作物近地面主根间越冬或以卵在果树枝、芽上越冬。

防治措施:

1、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除去杂草。

2、在繁殖苗床育苗期加强喷药防治,减少蚜虫的传毒机率。

3、可用粘蚜虫黄板。插入田间或挂在高出地面0.5 米,隔3~5米放1块,这样可以大量诱杀有翅蚜。

4、药剂防治是目前防治蚜虫最有效的措施,控制住蚜虫,还能有效地预防病毒病。蚜虫天敌较多,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寄生蜂等,应尽量少使用广谱性农药,以保护天敌。药剂主要有50%灭蚜松乳油25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50 %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功夫(除虫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等。

注意点:喷药要避开正午授粉时间,以免影响草莓正常授粉。花期尽量不用药,最好在现蕾期将其控制住。

蚜虫

五、红蜘蛛的防治

危害特征:又称朱砂叶螨、全爪螨。是保护地栽培草莓的重要害虫,在全国各地分布广 泛。食性杂,以成螨、若螨在叶背刺吸植物汁液,发生量大时叶片灰白,生长停顿,并在植 株上结成丝网,严重时导致叶片焦枯脱落,草莓如火烧状。草莓叶片越老,含氮越高,红蜘 蛛易发生。粗放管理,植株长势衰弱,危害加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早春进行翻地,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虫源。蔬菜收获后清除枯枝落 叶,并集中烧毁。草莓育苗期间,及时摘除有虫叶、老叶和枯黄叶,并集中烧毁。

2、化学防治 应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6000~8000倍等均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草莓病虫害以预防为主,特别是花期用药一定要谨慎,此期草莓对药剂极期敏感,稍有不慎会造成果实畸形,如果药剂超量使用极易产生药害,同时也会使果实药残超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