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0亿元,在南都——京东消费研究所于9月27日发布的《2018宠物消费趋势报告》中,这个庞大的数字代表着2017年全国宠物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水涨船高”,聊城养犬人士不断增多。形态各异、活泼可爱的宠物犬给爱狗人士带去了欢乐与温情,但由养犬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突出:恶犬伤人、犬吠扰民、狂犬疫病、犬随地便溺……有关“文明养犬”的呼声越来越大。

城市养狗,到底应该怎么管理?狗、爱狗的人、不爱狗的人,如何在城市中和谐共处?近日,记者通过走访部分小区、收集相关资料,调查“文明养犬”的现状。

现状:有喜有忧也有“惑”

今年“十一”期间,家住开发区英伦花园小区的张女士遭遇了一桩烦心事:晚上遛狗时,自家养的爱犬多多遇到了一条没拴绳的雪纳瑞犬,对方挑起了一场“战争”。张女士忙着拉开多多,慌乱之中被多多的狗绳绊倒在地。“当时,只差几厘米我的头就要磕在小区绿化带路沿石上了。”张女士语气中仍有些后怕。她告诉记者,虽然雪纳瑞犬的主人第一时间将她送到了医院检查,但如果他为自家小狗拴了绳子,原本完全可以避免这次麻烦。

在开发区小湄河湿地公园,让市民徐先生苦恼的则是不时冒出的“地雷”:“不光是在公园里,人行道上、小区绿化带里,总有宠物狗的粪便,有碍观瞻不说,还影响环境卫生、容易传染疾病。”而不久前,开发区御润财富城一家宠物店由于居民投诉被迫关门停业。店主朱先生有些委屈:“投诉原因是晚上狗叫打扰周边居民休息,但我已经尽力控制了呀……”

近年来,关于养狗引发纷争甚至惨案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在街头采访中,记者发现,市民对于不文明养犬行为的意见,主要集中在犬类随地便溺影响环境卫生、遛狗不拴绳、犬类伤人、犬吠扰民等问题上。“像这些不规范的行为,该由谁来管理和约束?”市民袁先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市民李女士也有类似的经历:“晚饭后我和老公常常沿着湖边散步,有时走着走着就从暗处窜出一只大狗,真是被吓出一身冷汗。为此,老公有时会随身带一根木棒防身。”

探索:规范管理“在路上”

今年8月,“异烟肼扑杀犬只”的消息引起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在倒逼养犬文明,有人认为这是对狗的“谋杀”。口水四溅的争论声,折射出的是对犬类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文明化的共同期盼。

10月28日,市政府常务会对《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市驻地城区文明养犬的通告》(下称《通告》)进行了认真审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军继在会上指出:“文明养犬问题群众呼声很高,一定要将规定再细化,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层层发动,对不文明行为严格依法依规处罚,提高全市文明程度。”记者注意到,《通告》明确了养犬范围、养犬规范、携犬外出禁入区域、携犬出户规定和相关罚则,针对犬只饲养者的不文明行为,由公安机关、城市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视具体情节进行处罚。

在开发区南苑新城小区,物业在小区内、电梯间张贴了不少文明养狗注意事项和宣传标语。物业工作人员谭燕丽说:“小区内住户集中,养犬的住户也不少,咱们物业积极地介入,宣传效果还不错。”“有了上次不愉快的经历后,只要遇到其他养狗人我就会提醒他们记得给小狗拴绳。”张女士表示,如果每个市民面对不文明的养狗行为都能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主动劝导,就能共同维护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

展望:“软硬兼施”让文明长驻

养犬看似是件“小事”,但犬类和人类共享着公共空间,如何“文明养犬”,在一定程度上探讨的正是如何维护公共空间、如何做文明人的大事。

在对文明养犬问题的探讨过程中,不少地市推出了可供借鉴的举措。对于犬只的管理,济南市公安部门采取“人性化执法”“给机会执法”的方式,以《济南市养犬管理规定》为依据,基于养犬管理APP软件“电子罚单”功能,推出12分计分制管理模式,督促犬主自我约束。扣满12分的犬主将被暂时没收犬只,到指定地点学习相关养犬法规,考试合格后方可领回犬只。养犬计分制不仅有罚也有奖,如犬主自愿劝阻不文明养犬行为等,由管理民警将相关资料录入APP后,系统自动为犬主加分。济南市公安部门还准备和政府诚信系统进行对接,让养犬市民在关注个人信誉同时实现自我管理。

今年7月,湖北省修订了《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违反条例规定的,将接受没收犬只、罚款等处罚;因违反条例养犬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纳入严重失信名单。10月,西安市公安局限制养犬办公室邀请小动物保护协会会员,向市民宣传《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提倡文明养犬,严格执行“黑名单”制度,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好评……这些举措都有着很强的参考价值。

少点任性,多些责任;少点放纵,多些规矩;少点陋习,多些文明——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文明养犬将和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扔垃圾等文明公约一道,内化为每个人遵守的准则,上升为整个社会的公共意识。

聊城日报记者 刘海恒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