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徐其崇 通讯员 赵治安)在宿城区埠子镇街南居委会的朝阳路南侧,有一家玉玲裁缝店,门脸不大,却生意红火。记者采访时,来店里的顾客一波接着一波。60岁的邹玉玲,是这个裁缝店的主角。

邹玉玲说,1978年,初中毕业的她跟本地的一位陈姓裁缝学习手艺。学了4年裁缝,1982年学成后,与丈夫秦永明结婚。结婚后她开始摆摊揽活,那时候裁缝的手工费很低,做一条裤子一元,做一件上衣两元,做一件短裤只有三毛钱。她1987年租房子开裁缝店,2001年借钱买了现在的门面房。她办过两期缝纫培训班,教了40多名学员。

记者了解到,90年代中期,街上有53家裁缝铺,现在只有两家了,另一家目前也以干洗为主,唯有她一直在坚守真正的裁缝店。她说,自己要干到不能动的那一天为止,因为心中实在不舍裁缝这一行。一位年轻女子推门进店,仔细观看并询问相关问题后,愉快地定制了一套棉旗袍,交了定金后约定元旦前来取。

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听到裁缝这个词了,因为手艺匠人越来越少,多的是所谓的服装设计师,随便设计个版型,通过机器加工批量生产服饰。邹玉玲从学手艺到现在,坚守40年裁缝这个行当,手艺得到大家认可,生意很红火,这就是一个老裁缝的凡人匠心打造出来的“品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