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气设备生产到智慧能源互联网服务

  华泰电气靠自主创新完美“跨界”

  △车间内,工人焊接储能设备外壳

  

  过去

  专注于生产高低压成套设备、防爆电气等产品。从2015年起业绩开始下滑,企业年销售下降50%左右。

  现在

  目光聚焦到新能源动力汽车配套系统领域,并按每年500万元的标准预算科研经费。公司在省内的汽车充电桩布桩量已进入业内前三。

  

  △华泰电气技术员工操作储能系统现场

  

  10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遂宁经开区四川华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厂区门口,“清华华泰智慧能源互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的牌匾格外扯人眼球。厂区展示厅内,各类清洁储能设备、充电桩琳琅满目。“立足研发创新,目前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生产能力、铺桩规模在全省已进入前三!”华泰电气常务副总汤华的话语中透露出喜悦和自豪。

  依托创新转型,在短短几年内,华泰电气由一个传统电气设备生产供应商,成功转型为新能源动力汽车配套系统的科技企业和能源互联网技术服务商。2016年,公司成功在新三板上市。不仅如此,华泰电气提出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以核心技术抢占时代风口,力争成为主板上市公司。

  

  “跨界”创新转型华泰电气成功走出困境

  

  今年9月下旬,市城区4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为此,华泰电气建设维护了20台双枪充电桩及移动充电设备。

  “华泰电气将加大配套城市公交系统的建设力度。”汤华透露,目前公司已在物流港威斯腾铁路物流园、河东环岛中心广场建设了新能源充电桩。今后,在城区建设充电桩的规模还将扩大。

  双流国际机场停车场、成都东客站停车场、十陵客运站……今年以来,华泰电气技术团队密集对接充电桩在成都市场的建设。目前,公司在省内的汽车充电桩布桩量已进入业内前三。

  过去专注于生产高低压成套设备、防爆电气等产品的华泰电气,曾是中石油行业一级物资供应商。然而,从2015年起,华泰电气业绩开始下滑,“需求疲软,竞争激烈,企业年销售下降50%左右。”

  通过冷静思考后,公司负责人发现,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命门”。

  于是,华泰电气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动力汽车配套系统领域,并按每年500万元的标准预算科研经费。为此,公司与清华大学成立联合研发机构,并联合同济大学、上海交大、西南交大、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一流专家院士团队共同打造“四川能源互联网产业化园”科技孵化平台。

  2016年初,华泰电气首台电动汽车充电桩研发成功,并推入市场运营。

  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累计取得48项专利技术。公司推出的充电桩系统已经在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市)布局。充电桩生产每年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数百万元,并呈逐年加大趋势。

  发力研发创新,华泰电气形成了自身的核心技术体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进一步提升。通过创新转型,企业成功走出困境,迎来新生。2016年4月,华泰电气成功在新三板上市;2017年,公司新厂区——华泰工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

  

  立足新能源领域以核心技术抢占时代风口

  

  目前,华泰电气已形成年产1万台(套)的充电桩、清洁储能设备的生产能力。目前,仅充电桩、清洁储能设备这块,就可每年为公司带来亿元以上的销售产值。但限于市场需求不足,公司仍实行订单生产。

  “尽管目前充电桩业务在公司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我们很看重新能源产品的市场潜力。”据汤华介绍,公司正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已在成都组建了销售中心,并准备在遂宁建设精品充电桩,引进分时租赁,推广汽车共享。

  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实施“三大倍增”计划,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扶持企业壮大,让众多企业进一步增强了创新转型升级的信心。汤华透露,遂宁发展集团工投公司已将华泰电气列为遂宁产业发展基金首批合作扶持对象,对公司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公司将立足新能源领域,加大科研创新攻坚力度,力争成为主板上市公司!”汤华说,华泰电气将持续抓好企业创新研发、创新转型发展,加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做好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同时,大量引进高端人才,抓好创新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目前公司研发中心已有博士20余名,聘请了2名院士作技术顾问。

  “以核心技术抢占时代风口,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汤华表示,未来公司将瞄准能源互联网项目,主要研发能量交换协同控制技术、多能互补技术、充储售一体化车联网技术等,努力打造以“人、车、桩、分布式能源”为核心,集“充、储、售”于一体的新能源互联网高新企业。

  

  来源:遂报全媒体记者 梁界波

  编辑:胡 倩 杨蕊嘉

  责编:陆小晓

  审核:周一帆

  监制:杜 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