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我校首届实践育人论坛在书林堂召开,论坛主题为“加强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会上,廖允成对本次论坛和学校实践育人工作提出了四点希望:一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参与研讨;二希望深化合作关系,保障协同效果;三希望立足推动工作,加强成果转化;四希望创新协同机制,提升育人质量。

▲杨武德以《百年乡村办学 坚持实践育人》为题,介绍了我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

▲金瓯集团总经理周玉珍代表校外协同育人单位发言。

齐利平在闭幕式讲话中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紧扣“实践”这一关键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二是希望紧扣“育人”这一关键词,进一步提升实践育人高度;三是希望紧扣“协同”这一关键词,进一步形成实践育人合力。

下面小侬带大家一睹经济管理学院的实践育人风采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围绕实践协同育人,与省地县协同建立教育基地,坚持十几年不懈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融入脱贫攻坚战略,与省市县三级扶贫部门全面对接,优化协同育人机制,社会实践育人水平显著提升。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行“卓越农林管理人才实验班”模式。采取“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培养+农林企业管理实践”培养模式,二年级组班,小班教学,小学期制,聘请校外导师,严格考核管理,培养懂农业、善经营、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农林企业管理人才。

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实践育人”战略布局,经济管理学院还推出了“2311”培养模式。

什么是“2311”模式?

↓ ↓ ↓

“2”:服务两大战略

“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 实施乡村振兴 ”

“3”:构建三种模式

协同育人基地建设与培养模式

以精准扶贫为内容,采取“政府+基地+实践”育人方式,培养农科专业人才。通过与地方政府协同共建,在帮助地方政府推进扶贫工作的同时,创新校地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培养一大批学农、爱农、事农的新型农业产业服务人才。基地年培养学生1500人以上。

融入式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采取“项目+实践+育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服务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工作中去。

教学实践基地育人模式

专业实践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

蟒河生态旅游区

云丘山农耕文化教育基地

太谷巨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1”:深化一个创新

深化教育教学体系创新

“1”:实现一个目标

实现培养和造就一支从事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农业农村管理人才队伍的目标。

经管院的实践育人培养模式,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特征、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认知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奉献精神,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创造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成才的能力的提升。

- END -

来源 / 山西农大新闻网

编辑 / 史忠超 王乐乐

审核 / 范晓峰

山西农业大学(党宣)新媒体中心

微信号:SXAU_1907

更多精彩尽在官方微博@山西农业大学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我们:晋小侬(微信号SXAUjxn2015)

为实践育人论坛点赞↓ ↓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