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惠民生

头道桥镇联增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资料图)

项目施工现场

进入10月份以来,杭后蒙海镇新渠村的农田内每天都十分热闹,挖掘机、铲车、翻斗车来回作业,因为该村正在进行树根清理、土地并档平整等工程。村里的1.1万亩普通农田将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转变为高标准农田。

2018年,杭后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8万亩,其中头道桥镇3.7万亩、蒙海镇1.1万亩,大破大立实施3.6万亩。项目区涉及4个村、2135户、7217人,项目总投资491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开挖疏浚渠沟249.88公里,其中灌水渠210.39公里,排沟39.49公里;衬砌渠道26.29公里,修建各类建筑物1528座。平整土地3.6万亩,盐碱地改良面积1.35万亩。新修各级道路247.41公里,其中主干路19.03公里,机耕路80.26公里,田间路148.12公里,土方14.82万方。植树3.25万株,营造农田防护林面积231亩,开挖植树沟29.81公里。实施那氏778诱导剂1.5万亩。

笔者了解到,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施工单位于10月6日开始进场施工,实施大破大立,项目区镇、村、组村民积极配合,目前日均出动挖掘机24台、铲车53台、翻斗车21台。项目采取先做出标准片段依次整体推进的做法进行。截至目前,清理树根、并档平整土地、挖渠、修路等破立工程已完成近三分之一的土方工程。预计在封冻前完成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土方量。

“通过大破大立,可以彻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有灌、涝能排的农业新格局,特别是渠道衬砌及灌排配套工程、土地改良措施的实施,可降低地下水位,起到降碱排盐增地力的作用,且节水效益明显。”正在新渠村项目区指导工程实施的杭后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杨新瑞说。

据悉,项目建成后新增节水灌溉、改善灌溉和除涝面积4.8万亩,新增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4.8万亩,年节约水量约260.48万立方米。增加农田防护林网面积231亩,可增产粮食生产能力约182.6万公斤,油料新增约97.6万公斤,蔬菜新增约14.7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约1051.73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达514.8万元。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杭后将大破大立作为立项的优先条件,通过大破大立打造精品项目区。2017年根据村民意愿在各项目区都不同程度实施大破大立,面积较少的有500~600亩,大面积的如团结镇、蛮会镇项目区全面打破原状,重新规划实施,项目区破得彻底、立得精致,顺民意、树典型,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不仅耕地面积增加了,农民耕作也更方便了。2017年,杭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6.2万亩,项目总投资6807.6万元。项目工程开挖疏浚各级渠沟396.81公里;修筑各级道路125.63公里;平整土地3.3万亩,衬砌渠道49.8公里,修建各类建筑物2607座;植树11.69万株,营造农田防护林面积604亩,开挖植树沟36.28公里,已经接受了市级验收。项目实现年节约水量693万立方米,增产粮食339.78万公斤,油料417.1万公斤,蔬菜43.15万公斤,增加种植业产值2509万元,项目区农民总收入增加了986万元,达到了预期效益目标。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