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汪星人”,

你见过的、身边的或者印象中的,

是什么样?

是这样软萌可爱的↓

还是温暖治愈的↓

又或者是充满魔性的↓

你知道吗?

还有一批“汪星人”中的“战斗机”,

它们个个飒爽骁勇,身怀绝技,

来看看它们霸气酷炫的日常↓

是不是被这群汪星人“帅”到了?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家

就位于北京的八达岭长城脚下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军犬机构——北京军犬繁育训练基地,被誉为中国军犬的摇篮。这里培养出的军犬都是忠诚骁勇的“无言尖兵”,先后出色地完成了国庆50周年和60周年庆典、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等大型活动的场地安检任务,在2016年、2018年俄罗斯军事比赛“忠诚朋友”项目比武中分获团体第一名、第二名。从这里繁育培训出的军犬在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中先后在废墟下搜救近百名幸存者。

中国之声联合

央广军事、CNR国防时空

直播《骁勇的汪星人》

带你全方位、近距离

感受军犬和训犬员的真实生活

↓↓↓

从可爱呆萌到钢铁战士

是怎样炼成的?

军犬作为特殊武器,有“活装备”之称。它们经专门训练合格,列入军队编制,用于巡逻警戒、追踪救援、搜雷排爆、辅助巷战及特种侦察作战等,成为部队战斗力的组成部分,和平时期还执行救援、护卫等特殊任务。

北京军犬繁育训练基地是集军犬教学、训练、繁育、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在这里的“汪星人”从年幼萌犬变成了一只只骁勇善战、机智灵活的“犬中神兵”。然而这个成长变化的过程可并不简单。

训练要从“娃娃”抓起

培养一条出色的军犬和培育一名优秀的人才一样,是一件长期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从幼犬接受培训开始,一位指定的训导员便与它“相依为命”。

幼犬从第3个月开始,就进行“脱敏”训练,把矿泉水瓶子里面放上小石子,在幼犬吃食时,在其旁边轻摇,让其慢慢适应声响。同时,组织幼犬进行乘车、转场等适应性训练,让军犬从小就在多种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

飒爽漂亮的坐姿,离不开训导员的精心训练

等到幼犬通过首轮考核,就要开始学习各种口令。“好、坐、卧、立、来、去、叫、非、嗅、衔、吐、跳、上、下”这14个口令,军犬们往往要进行上万次重复学习才能熟练掌握。此后,训导员还会指导幼犬练跳高架、跃栅栏、过独木桥、穿匍匐网。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和挑选,一只“身怀绝技”的优秀军犬才算“出徒”。

军犬与训导员——无言的战友情

除了日常训练之外,训导员还要负责给犬喂食、刷毛、洗澡、打扫犬舍。训导员每天照顾军犬的生活起居,所以才能培养出最深厚的感情。

孙文磊是军犬繁育训练基地资历最老、训犬技术最好的训导员,此前他的配犬“波波” 受伤了,他一手捂着“波波”受伤的眼睛另一只胳膊抱起它就往医院跑。由于伤口在眼睛里,医生只能进行简单的包扎后通过输液促进血液凝固,但在血液还未完全凝固之前需要手一直捂着伤口。那时正值严冬,条件有限的军犬医务室还没有送暖,就在冰冷彻骨的医疗室中,孙文磊捂着“波波”的伤口呆了三天三夜。

孙文磊携带新型装备进行

在信息化战争中军犬作用”课题研究

训导员和军犬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他们默契配合的基础。而正是这种坚不可摧的信任,让军犬与训导员成为最亲密的战友!

训练场上一起奔跑↓

训练结束一起聊聊↓

休息一会,我弹你听↓

助训员功不可没

扑咬训练是军犬训练中最危险的课目之一。“有什么样的助训员就会训出什么样的军犬”,谈起培养军犬的“血性”,基地不论是军犬训导员还是助训员,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被军犬咬下的伤疤,有的身上多达二三十处。

助训员一年四季都在和军犬“斗”,他们的左右胳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有时为了培养军犬的胆量和自信心,故意让军犬爬到身上“狂咬”,有时还得装出疼得在地上直打滚,让军犬越咬越凶,即使被咬得再疼,还要忍痛举手示意鼓励它这种“六亲不认”的战斗精神。

正是有了这样一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敢于和军犬“过招”的训导员和助训员,才培养出一大批“有血性”的军犬。

 

为这些骁勇的“汪星人”和它们的战友,

一起点赞吧!

来源:中国之声、央广军事

编辑:灵犀

编审:王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