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到中国,“山寨”似乎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从山寨品牌名称,到“COS其他品牌LOGO”,相似度极高的外貌加上低廉的做工成本,自然能催生出巨大的经济利益。

而就在前几天,著名的奢侈品牌Jimmy Choo决定起诉一名中国留学生创造的品牌存在侵权行为。

丢脸又丢到国外去了?

然而等主页君查看了相关新闻之后才发现,真相并非如此

他们都是谁?

在了解这次事件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涉事双方吧。

Jimmy Choo

Jimmy Choo大家可能都比较耳熟能详了,这个品牌源于订制鞋履巧匠周仰杰先生(Jimmy Choo)在1990年代初于伦敦东区创立的订制鞋业务。当时的顾客以世界各地的名人为主,其中更是包括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

时至今日,Jimmy Choo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世界知名的奢侈品品牌,共在全球32个国家开设了150间专卖店,同时也在世界各地一众最著名的精选百货公司及多元品牌精品店内设有销售点。

除此之外, Jimmy Choo更是频频在影视剧中“刷存在”。

美剧《欲望都市》里,女主Carrie在黑夜中丢失了心爱的高跟鞋后,在纽约街头大喊:“I lost my Choo!”;

《穿Prada的女魔头》里,人们也记住了那句“从你第一次穿上那双Jimmy Choo开始,你就出卖了你的灵魂”;

《律政俏佳人》中,女主拥有60双Jimmy Choo的鞋子;

《来自星星的你》中,女主所穿的鞋子基本上都来自Jimmy Choo,这也让很多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这个品牌的存在;

而日剧《朝5晚9》中,男主就把Jimmy Choo的蕾丝鞋作为送给女主的第一份礼物。

看过这些“履历”,大家想必也对Jimmy Choo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那它所控诉的留学生Jerry Chu又是什么情况呢?

Jerry Chu

Jerry Chu,原名朱显杰,广东人,现在是一名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男装系的大二学生。

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 ( 英文名:Central Saint Martins) 是英国一所著名的艺术与设计学院,属于伦敦艺术大学的一部分,是世界四大时装设计学院之一。

Jerry的英文名是他的幼儿园老师起的,“Chu”则是他的姓“朱”的粤语拼音,这个名字可以说从他出生伴随到他的现在。

高中时期,Jerry就跟朋友一起创立了独立品牌Divine Mercy,通过在DM的实践,更加激励了Jerry想要踏入时尚行业的决心。

Jerry Chu本人作品

2017年,他成功考入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学习,考虑到自己今后在时尚行业的发展,于是Jerry就在国内注册了自己英文名的同名商标“JERRY CHU”,并且在2018年6月得到批复通过。

而就在10月15日,Jerry收到了一封信件,打开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注册的“JERRY CHU”商标居然被JIMMY CHOO告了!

商标山寨?

尚存争议!

原来,JIMMY CHOO向法院提出诉讼,认为Jerry Chu注册的商标“JERRY CHU”,有多处与JIMMY CHOO的商标存在相似之处,存在着诱导消费者的商标侵权行为,要求注销Jerry Chu本人注册的商标,并提交了“注册商标无效宣告申请书”。

不过,Jerry在读完了这40多页的“注册商标无效宣告申请书” 后,贴出了几条尚存争议的观点:

观点1

第一部分,商标“CHU”中的“U”与商标“CHOO”中的“O”外形接近。

其实在主页君看来,在国内普及了英语课之后,“U”与“OO”的外形确实算不上很接近,尤其是JIMMY CHOO这个商标当中,“OO”的字体又没有刻意缩小,所以在主页君主观看来,似乎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第二部分,二者发音相似。

客观看来,二者的发音确实非常相似,可能会给人带来混淆的可能。

但中文发音的声调和英文单词中的重音读起来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所以这可能是一个立场决定答案的争议。

观点2

两个商标之间,存在重复的部分,容易引起混淆。

在主页君看来,客观来说确实存在重复的部分,而且对品牌不熟悉的人也可能会出现混淆的状况。

但Jerry Chu和Jimmy Choo都是以自己的姓名注册商标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两个人名字的英文发音类似,所以与其说是“山寨”,不如说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对于这件事,微博网友也有许多吐槽。

另外,在Jerry本人的Ins上,也有外国网友声援。

“‘JIMMY CHOO’应该提出对耶稣基督的控诉,毕竟首字母相同。”

这部分到底谁更占理,可能还需要大家评判。

观点3

前半部分,“JERRY”和“JIMMY”的读音也相似。

事实上主页君觉得接受过英文教育的大家,应该都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吧,但Jimmy Choo的说法其实也不无道理,毕竟目前大家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保不齐就有读错的。

观点4

“JIMMY CHOO”与“JERRY CHU”商标申请地点相近。

这其实也是仁者见仁的事情了,毕竟虽然维尔京群岛也挂有英属二字,但实际上两地的直线位置也有6000公里远。

这个实际距离虽然对大家来说是是一个不短的距离,但以“JIMMY CHOO”这个品牌的影响力来说,区区6000公里确实不算太过遥远。

有争议的点目前Jerry就给出了这些,相信长达40页的文档中,一定还有其它问题存在。

而如果我们以客观立场来看待这些问题的话,我们得承认Jimmy Choo所述其实有一定道理,但这些道理其实都存在于模棱两可之间,如果仅以这些观点就去诉讼Jerry品牌侵权的话,主页君其实还是不敢苟同的。

一面倒的各方观点

事实上,相关的法律人士也称,Jimmy Choo败诉的可能性非常大。

一是因为Jimmy Choo主营业务为鞋履,而Jerry Chu则以服饰为主要业务,二者并非真正的同行竞争。

二是Jerry Chu为其自己的本名,因此也不存在恶意注册,Jerry Chu有理由通过抗辩而胜诉。

不过即使得到了法律人士的声援,对于Jerry来说,Jimmy Choo的影响力确实还是过于巨大了,于是Jerry选择了求助网络。

他希望能借助媒体和大众的力量,帮助他维护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而这件事也传到了Instagram知名账号Diet Prada那里。

Diet Prada账号是Ins上报道行业侵权事件的著名账号,知道了此事的Diet Prada表示:

“保护品牌免受仿冒品的侵害的初衷无可厚非,然而此次事件中,尽管Jerry Chu和Jimmy Choo在商标当中出现了一些“雷同”的情况, 但这不能构成Jerry Chu侵权的证据。不过话说现在的商标注册实在太多,新品牌很容易出现类似的“侵权状况”,确实令其发展增添了重重困难。

而Ins上的其它网友也都对Jerry提出了声援。

Jimmy Choo是谁?我完全支持你!

Jerry加油!

因为Jimmy Choo的闹剧而关注了你,工作继续加油!

我看到新闻了,我支持你!加油Jerry

Jimmy Choo么?不,这是Jerry Chu

      

至于微博,更是Jerry的主场了:

看起来国内外的网友似乎也并不支持Jimmy Choo的此次“维权”行为,鸡蛋碰石头,大家当然都会站在鸡蛋这边。

相信社会的舆论氛围也能够支持Jerry继续保护自己的支持产权,也希望他不要因为此事而埋没自己的设计才华。

长路漫漫的维权之路

话说回来,Jerry Chu被诉侵权一事我们虽然表示很遗憾与愤慨,但我们也乐于见到越来越多的Jerry Chu的出现。

他的出现代表了朝气与活力,能够设计出原创的时尚元素,能够有尊严的创立自己的商标而不去“碰瓷”,这都代表着我们未来的希望。

但我们遗憾的发现,其实现在国内的大环境依然不容乐观。

就在Jerry被碰瓷之前的几天,中国的一家公司就凭借“无印良品”这个商标名,告赢了日本的无印良品,导致后者不仅要支付赔偿金,之后还可能无法在商标里使用“无印良品”四个字。

“MUJI無印良品”这个商标,是由日本商人木内正夫在1980年注册的,但当时并没有在大陆注册。直到2005年,上海成立日本无印良品公司后,才在大陆注册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无印良品商标。

而在2000年,一家海南南华实业贸易公司就已经在国内抢注了“无印良品”商标,并在 2004 年将这一商标名转让给了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

于是最终法院裁定, 2005 年才在上海成立的日本无印良品公司,其所使用的无印良品商标,侵害了北京棉田纺织品的商标权,日本无印良品需赔偿其 62 万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在商标官司当中,中国的乔丹品牌也赢了美国乔丹品牌,这可是乔丹本人下场都没打赢的官司。

众所周知,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与耐克公司有着合作关系,1985年,耐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Air Jordan”高端子品牌的运动鞋和服装的特许经营权。

然而,2003年,一家中国的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由1984年成立于的福建省晋江县陈埭溪边日用品二厂发展而来)抢先在国内注册了“乔丹”商标,并借用乔丹这个概念贩卖物品。

这让迈克尔·乔丹本人很不开心,2012年,迈克尔·乔丹现身视频,向中国法院起诉,指控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乔丹体育)侵犯其姓名权。

然而,最终一审二审,均以乔丹本人败诉告终。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潮牌Supreme和山寨品牌Supreme NYC;侃爷代言的YEEZY和山寨品牌YEEZE;总统慢跑鞋New Balance和中国出品的“美国新百伦”……

这些讽刺十足的案例都在提醒我们,中国山寨情况依旧十分严重。

然而最可怕的,还是一些国人的心态。

一旦出现类似“中国无印良品”胜诉的新闻之后,许多人都会为此欢呼雀跃。

人们会将其吹捧为国人的商业智慧,甚至会上升到民族高度。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无论是山寨其他品牌的概念,还是原物,都是极其不光彩的。即使有许多胜诉的判决案例,相信我们中的很多人也做不到挺胸抬头的说一句问心无愧,毕竟公道自在人心。

主页君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像Jerry一样的留学生群体,能带回更多的原创的理念,带回新鲜的血液,让山寨品牌的生存空间不断降低,让原创商品大放光彩。

当然,也希望国外商家不要因为我们“山寨大国”的形象,去无端碰瓷我们的留学生。

因为,我们正在改变。

本期推荐阅读:

这些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一次次刷新纪录,为许多旅游地区创收做出了贡献。但是在这样的潮流下,竟然开始有许多国家针对中国游客,不仅卖得贵,甚至还专卖假货?后台回复【坑人】,文章《“我们只坑中国人,他们人傻钱多”:凭什么卖老外300,卖我们1万?》带你见识这些外国奸商。

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了…

为了让大家第一时间看到优质的海外内容

千万!千万!千万!

记得【

星标

】或【

置顶

】INSIGHT视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