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早间,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拟在境外发行三笔不同金额及利率的美元优先票据。三笔美元优先票据分别为2020年到期的5.6亿美元优先票据,年利率11.00%;2022年到期的6.45亿美元优先票据,年利率13.00%;以及2023年到期的5.90亿美元优先票据,年利率13.75%。合计发行金额为18亿美元。

根据票据发行,许家印及Xin Xin (BVI) Limited(由许家印全资持股),已各自认购2.5亿美元的2022年票据,及2.5亿美元的2023年票据,本金总额为10亿美元。恒大称,许家印此举以表示其对中国恒大的支持及信心。

同策研究院数据统计显示,9月份4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额创下2018年历史融资额度新低,融资总额为443.11亿元。融资额创下新低同时,房企融资成本还在上升,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9月房企平均融资成本升至6.91%。

10月下旬以来,多家房企密集披露发债计划。

其中,中粮地产、万科企业、华侨城、新城控股、北京住总、泰禾集团等房企纷纷披露拟发债公告。据已披露的公告显示,其发行规模多在10-20亿元不等。

而阳光城、陆家嘴、万科、碧桂园子公司、越秀地产等多家房企也公告称,成功发行不同规模公司债券。其中阳光城为超规模发行,其余多家房企成功发行规模,也都在数十亿元不等。

在已成功发行公司债方面,中海地产成功发行35亿元规模公司债券,其发行票面利率为4.00%;31日晚间,万科企业成功发行10亿规模超短期公司债,发行利率为3.15%。

同样在不久前,阳光城母公司阳光集团的10亿公司债未能尽收货3.75亿发债规模,未能达到满额发行。

在超大规模发债计划中,中国中铁200亿元规模公司债券闪电获批。天津城投也于31日提交了300亿元规模的公司债券,两家企业均承诺发债不用于房地产开发。

业内分析认为,受限于融资渠道收紧,房企目前的融资仍以发行公司债为主。尽管融资环境持续收紧,但资金承压的房企不得不继续从外部举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