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癣,又名花斑糠疹,是一种皮肤浅表角质层的慢性真菌病,多见于青、中年患者,特别是多汗的男性青年,故又俗称为“汗斑”。本病呈慢性轻度的炎症,损害特征为散在或融合的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上有糠秕状的脱屑,好发于胸部,背部、腋窝及四肢处,有时也波及面部和颈部。

花斑癣不要让两个错误认识误导了你

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球形/糠秕马拉色菌,因其菌体的不溶部位含有脂酶,以镶嵌形式存在于富含葡萄糖的细胞壁和(或)细胞膜系统,脂酶将脂质分解为脂肪酸,为自身的合成代谢提供必须的营养源菌体进一步繁殖,当细胞代谢减慢时,脂酶活性随之降低,故此菌主要存在于正常人体皮脂腺丰富的部位,这也是为什么本病好发部位在前胸,颈部和背部等处。

两个促发因素

外因性:

①温度和相对湿度高。

②热带国家的居民喜欢用棕榈油或其它油脂涂摸身体易促发此菌体发生。

花斑癣不要让两个错误认识误导了你

内因性:

①本病有遗传性,与多对基因有关,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

②与免疫功能的变化也有关系

③易出汗

两个认识误区

①误区一:认为本病具有传染性。通过长期观察研究,病人间传染并不多见,因人体带菌也不一定发病

②误区二:认为本病常见于卫生习惯不良引起的。本病的发生只要促发因素存在,无论卫生条件状况如何都可能发病。

花斑癣不要让两个错误认识误导了你

治疗及预防

本病无生命危害,无不适感,故不引起重视,但是复发率相当高,皮损面积小可局部外用抗真菌药,受损面积大需就医指导用药;日常生活上注意保持衣物干净,运动出汗后需及时清洗皮肤,饮食上尽量避免进食过多的油类及脂质丰富的食物,控制油脂的分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