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相信没多少人喜欢读竖版繁体的版本;读《资治通鉴》,估计多数人也不大喜欢文言文版本的。毕竟日常生活中,文言文基本绝迹,之乎者也也成为了历史。而这一转变,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胡适。

历史上,胡适是一个牛人,有多厉害?生活中能拿到博士学位,在我们看来已经是很厉害得了,可是胡适一生拿了35个:美国31个,加拿大2个,英国1个,香港1个。

如果按照学科分,分别是法学27个,文学7个,人文学1个。虽然其中不少是荣誉博士学位,可胡适的厉害还是可见一斑的。除了在哲学、史学、教育学、考据学等方面卓有成就外,胡适在文学上也是很有名气。自然也就和白话文运动有了极深的渊源。

历史上白话文运动兴起于20世纪之初,那个年代虽然已经是民国,从明清时代就出现了不少通俗文学,可是对于当时老百姓来说,阅读多数书籍还是很困难的,因为居于主导地位还是文言文。

为了适应时代需要,提倡白话文的新文化运动就应运而生了。具体从何开始的呢?那就是胡适的一篇文章《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这篇文章,发表于1917年一月。在文章中,胡适提出了几个观点。比如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不用典、不讲对仗等。

正是胡适这篇文章,吹响了白话文运动的号角。为了推广白话文,胡适也身体力行,可是遇到不少阻力,曾被一个人提出一个刁钻问题,竟然无言以对。此人是谁呢?那就是黄侃。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

回国后,胡适有段时间在北大教书,身为高等学府,同时期在北大执教的大师不在少数。因为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其中不乏论调相反的死敌存在。

因为《文学改良刍议》的发表,胡适也颇为得意,可是一天走在校园里,却被黄侃迎头赶上拍了一肩膀:

“胡适,你口口声声说要推广白话文,我看你可不是出自真心。”

当时学校内外,谁人不知道胡适在白话文方面的名气?身为同事,黄侃竟然说这种话,胡适很纳闷,于是虚心请教:

“黄先生此话怎讲?”

黄侃慢条斯理地说:“如果你是真心实意为了白话文,名字就不该叫做胡适,而应该改为到哪里去。”

原来在文言文中,胡字的意思广泛,除了为什么、什么之外,还有哪里之意。而适有一个意思是到哪里去,比如适彼乐土。

参照古文翻译的法子来看,不考虑人名,胡适两字连在一起,确实有到哪里去的意思。黄侃有理有据,胡适无言以对,可心里想来是很不痛快的:父母起的名字,怪我咯?

在课堂上,胡适说白话文的好,黄侃就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举例就举例吧,黄侃偏偏跟胡适过不去:

如果胡适的太太去世了,用白话文发电报的话会这么写:你的太太没了,赶快回来。而如果用文言文只需要四个字:妻丧速归。少写几个字就省去了三分之二的电报费。

这话传到胡适耳朵里,自然要心里不痛快。而当时同样反对白话文的,可不止黄侃一个。

那时候北京大学史学教授邓之诚,祖父曾经是做过云贵总督和两广总督的邓廷桢。虽然也是胡适的同事,可是对于白话文,他也是很不喜欢的。考试中学生作答,凡是试卷上出现的的地方,他全部改为之。

有一天,他甚至用家乡口音打趣胡适:同学们,千万要听明白,城里面有个叫胡适的,他是专门地胡说。

历史上,文言文占据统治地位数千年之久,虽然有其长处,可毕竟那时候已经不再适应历史潮流,白话文的兴起也是必然的。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就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学中赢得世界声誉的第一部杰作。

所以在白话文的推广中,虽然黄侃等名流极力反对,胡适也受到了一些刁难,可毕竟潮流不可阻挡,最终白话文还是走上了历史舞台。而期间这些趣事,也成为了当时新旧思想交锋的意外点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