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人类影像记忆

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即将于12月10日-13日在广州图书馆举行。

目前,官方注册报名仍在火热进行中,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加入我们!

说起Sir电影,你可能并不陌生。不久前,GZDOC邀请到Sir电影合伙人虞晓毅担任今年“金红棉”评优复评评委,并和他聊了聊纪录片的相关话题。

虞 晓 毅

BASIC INFO

Sir电影(前毒舌电影)合伙人,影评人,曾任《南方都市报》娱乐新闻部副主任、先锋光芒影展艺术总监、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秘书、台湾金马奖费比西奖评审,曾参与《华语电影》系列丛书等电影书籍的主编及撰稿等。

起初Sir电影给我带来的是吐槽烂片时那种犀利毒舌的酸爽,后来我才发现这是一个隐藏的种草机,更想不到的是,小编被安利了数部优质纪录片。

以上都是Sir电影倾情推荐的纪录片,同时也是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评优复评入围影片。

讲真,小编原本喜欢看刺激视觉的漫威大片、未来感十足的科幻片、超自然的悬疑恐怖片。看完这些推荐,原来我对纪录片也可以很感兴趣,原来我也可以静下心来看片。

我不是要两者一较高下,而是当你一直只接受一种类型的信息后,你会发现,你的认知太过单一。纪录片对我而言,就是用更客观的方式向我展示一个事件、一群人或者一个世界,引起深思、表现真理。

因此,推优质纪录片是Sir电影致力于升级大众审美的一步。

其实在和虞晓毅老师的访谈中,他也提到了:“Sir电影或者以前的毒舌电影有一个很妙的事情是,平台上面传播比较广、阅读量较高的文章其实大多是关于纪录片。”

ps: Sir电影推荐《生门》的推文阅读量4,000,000+

自媒体帮助有传播点的纪录片吸引更多受众

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片《二十二》也是虞老师提到的Sir电影平台上的纪录片爆款文章之一。

《二十二》之所以成为票房黑马,其实跟Sir电影的力推有挺大的关系。

在问及《二十二》现象级票房背后的原因除媒体、明星的宣传外,有什么其他因素时,虞老师认为“首先,这个题材具有感染力,带有煽动性,人都是有情感的,它容易打动多数观众。其次,中国院线观众的升级正在完成中,大家开始不仅注重视听享受,情感上也需要一些舒缓、放松、享受或者冲击。就像我们去餐厅,一开始只追求吃饱,接着可能会追求吃好,到后面你可能追求餐厅的氛围也要好。”

(郭柯作品:《二十二》剧照)

《二十二》的爆发的确拉升了社会对纪录片的关注度,去年纪录片产量大幅增长,观影群体逐渐凸显,但相比剧情片,仍面临排片困难、票房尴尬、商业大片的宣发模式也不适用的问题等。

在问及自媒体在推动纪录片发展方面可以起什么作用时,他说道:“虽然纪录片是大家眼中比较小众的内容,但当你能在它的传播内容上找到爆发点的时候,它其实具有非常强烈的大众传播力。自媒体作为一种传播效果非常好的新的媒体形态,它就帮助一些有传播点的纪录片去吸引更多受众。

我国的B级片市场——网络大电影

近些年,虞晓毅老师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sir电影旗下主要投资网络大电影的好家伙影业,主管投资和制片业务。

其实,(前)毒舌电影进军网络大电影起初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毕竟它曾发文怒喷某些网大三观低下、好不要脸。这种“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举动,让人十分好奇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

毒舌电影

好家伙影业

Sir电影

我们之前选择涉足这个领域是因为当时网络大电影的生态和现在不一样,那时候非常蓬勃、审查也没有那么严格,我们就觉得这是未来中国B级片的市场,可以诞生出很多低成本、好玩的东西。 ——虞晓毅

B级片其实不是从内容尺度上划分的电影分级,而是指低成本、拍摄时间短的影片,但就是因为如此,普遍布景简陋、道具粗糙,影片常缺乏质感,以恐怖、暴力、软色情来吸引眼球。我国网络大电影一开始的发展也带着这些弊端。

不可否认,B级片中也有一股有想法、有创造力的清流,用低廉的价格完成具有一定水准的影片,毕竟请大明星、斥巨资拍摄电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例如近几年最卖座的漫威旗下的《蚁人》、《奇异博士》、《银河护卫队》的导演都是在B级片领域有所成就,然后被挖掘,最终成为热门商业大片的导演。

所以Sir电影起初想用低成本来拍摄有趣的内容是可以理解的。既然看不惯它,就改变它。当然也不能无视网络大电影2016年爆发式增长的事实,从2015年的700部到2016年的2500部,市场规模也从2015年的1亿上升到2016年的10亿,所以面对这块香饽饽,Sir电影决定进军网大的决策无可厚非。

好家伙影业通过腾讯“比翼新电影计划”成功入局

______

在问到好家伙基金之后是否有投资纪录片的计划时,虞晓毅表示“如果之后好家伙基金有第二期,会考虑投资纪录片。一部好的纪录片如果市场发展也好的话,会是个好的投资对象。”

影视众筹区块链的新玩法

其实纪录片面临的问题中,尤其是独立纪录片,最困难的应该是资金来源。经常因受众范围窄,商业化不足或题材敏感等原因,导演找不到投资方,只能自己砸锅卖铁。

问及筹集资金的方式时,虞老师回答道:“我们已经来到新的技术时代,提案、创投这样的环节,不管是在纪录片还是剧情片都是存在的。甚至现在有些电影是通过众筹、区块链的技术去发行、去融资的。那我觉得新的技术带来新的可能性是非常好的事情。更多的融资渠道会给更多的作品带来机会。”

影视众筹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众筹是一种为影视投资开辟了低门槛、有标准的便捷投资渠道。成功案例有《大圣归来》、《叶问3》、《大鱼海棠》、《大护法》等。

而区块链听起来是个复杂的概念。其实落实到影视中,只需要几个步骤:

1. 建立和现实资产对应的数字身份,比如一部电影,平台会基于区块链节点的不可复制,保证版权交易不会被伪造,从而保障内容不被盗版侵害;

2. 确立智能合约明确收益分配,“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全部的募集资金都会用于到影视项目的制作,投资人可以明确看到自己的资金去向与最终收益;

3. 去中心化的点对点交易,哪怕是你想在珠峰南坡拍纪录片,只要有人愿意买单就行。

魏书钧的电影《野马分鬃》通过代币化众筹在SingularDTV获全球网友4625以太币(约800万人民币)的支持

当然,区块链技术在影视产业的应用将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所有的设想都只是探索。希望区块链技术能够推动国产电影更好的发展,而不是成为一个忽悠各方的投资噱头

好的纪录片取决于它的题材和手法

最后,小编问道,作为此次复评的评委,在他看来,好的纪录片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对于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又有怎样的寄语?

虞晓毅老师回道:“我觉得好的纪录片和好的剧情片会很像。首先它带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其次就是说它能够以比较高明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个事件,所以我觉得是题材加手法。不同的手法针对不同的题材。

有些题材比较新颖,它可以匹配一些比较新颖的视听语言;有些题材比较安静,它可能需要相对传统一点的视听语言;但有的时候,比如我们这次看的片,它会故意对调过来,很安静的题材,却用特别先锋的手法来表现,这也非常有意思。”

希望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越办越好,能够吸纳这些不同类型、来自不同地区的纪录片。在融资和推向市场的这两端,都能够帮助有价值的纪录片。

或许你还喜欢

西泠不冷:在美到窒息的画面中看看一百年前西湖畔的那群青年

2018金红棉影展首份片单| 大师渐远,谨以三部经典致敬怀斯曼

比拍福原爱24年更走心,他30年跟拍农村孤寡老人,到底图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