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召开,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成为天府大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每一座世界文化名城,都有其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表达。

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塑造“三城三都”国际标识,提升城市文化沟通力和全球传播力。“三城三都”既是历史传承也是现代表达,是历史积淀在现代生活中的深刻映射。

今日,由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毛继鸿艺术基金会(MJHAF)、成都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在东郊记忆音乐公园揭开帷幕。

展览以“延展智慧”为主题,呈现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位艺术家与小组的百余件作品,涵盖国际艺术展览、艺术家驻地创作、音乐表演、水上艺术装置等多个板块。

本届双年展上,成都将以艺术这一国际化语言与世界交流对话,全城浓厚的国际化艺术时尚氛围,不仅将展现这座城市的优雅气质,更展示成都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雄心。

图据视觉中国

该展览

首次选择中国城市“在地”策展,

就选在成都举行,

为什么?

(小锦科普:“文化在地”是策展人和本地人在一起结合讨论的探索,本地的工匠运用本地智慧完成每一个部分。)

作为天府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艺术独树一帜

文化,历来是成都最厚重的底色,是成都人骄傲的荣光。千百年来,成都既传承着灿烂辉煌、弦歌不辍的巴蜀文脉,又书写出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作为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艺术更是独树一帜。

成都在中国书画各个重要历史时期,都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天府文化的创新创造基因,早已深埋于这座城市的艺术传统之中:

早在公元938年,后蜀主孟昶就在成都建立中国第一个皇家画院,开中国皇家画院先河。以画师黄筌、黄居寀父子为代表的工笔花鸟画家创造的院体画,影响中国绘画上千年;唐朝安史之乱发生后,书画名家纷纷入蜀,其中包括各画派代表韦偃、孙位、滕昌佑、贯休等;宋朝,蜀中苏公东坡落笔文章,石室先生逸写墨竹……这个时期的蜀中画风开中国文人画先河。

到了抗战时期,作为大后方的四川更广纳四海俊杰,全国书画名家大批入川,成都自此大家云集名家辈出,艺术繁荣延绵至今,显示出天府成都的开放包容,其中包括张大千、徐悲鸿、黄宾虹等。

图据视觉中国

成都是“中国艺术第三城”

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

成都不仅有着深厚的艺术底蕴和历史传承,同时也善于包容吸纳世界优秀艺术,是中国当代艺术重镇,传统艺术与现当代艺术的交相辉映,让成都被誉为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艺术第三城”。

中国当代艺术著名批评家栗宪庭曾说:“成都艺术家最让人感到敬佩的是,他们非常抱团合群,这导致成都当代艺术数十年发展一直都比较连贯,没有出现断层。”

正是在以周春芽、何多苓等为代表的前辈当代艺术家“传帮带”影响下,在赵能智、郭伟、杨冕等中坚力量艺术人才的支持下,成都艺术新人迅速崛起。此外,成都蓝顶、浓园为代表的众多艺术聚落,吸引了数百位天南海北的艺术家在成都扎根生活创作。乐观包容的天府文化特质,让这座城市成为艺术家成长的一片沃土。

谈及成都的文化艺术氛围,著名当代艺术家何多苓评价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很感谢成都良好的艺术生态,让艺术家们在这里生活创作都很安逸。”他坦言:“很多年轻艺术家都留在了成都,离不开成都特有的安逸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

图据视觉中国

在全球艺术对话语境下

展现成都文创实力

“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是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于2016年创立的一个专注于全球展览及艺术研究实践的平台。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是由该平台发起的第二个大型展览,同时也是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作为全球重要艺术机构从巴黎走向成都,首次在中国城市进行的“在地”策展实践。

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摄影/Georges Meguerditchian

为什么选择成都?

是因为天府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成都浓厚的艺术氛围。

当代艺术是多姿多彩的,本届双年展在参展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上,跳出以往注重欧美艺术家的窠臼,向观众展现当代艺术的更多可能性;而成都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重镇,通过此次展览,将在全球艺术对话的语境下,展现一座城市的文创实力和艺术魅力。

此次双年展主展场东郊记忆

图据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福利分割线

赠票来啦!

小锦为各位锦粉

争取到本次展览的门票

想要免费观展的锦粉看过来啦!

老规矩:

转发本条消息到朋友圈,说出你想去的理由,截图发给小锦,并私信小锦“你的姓名+联系方式+我要去成都·蓬皮杜”,就有机会获得小锦送出的门票。

快快参加吧~~

记者/王嘉

编辑/唐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