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脱贫攻坚进行时》专栏(之二十八)

四川在线消息(杨有福)“说实话,这些土房子都已经太老旧了,还不安全……现在政府号召大家拆旧的土房子,重新规划改造建设,还有补助,我们肯定要大力支持!”说起村里的土坯房改造,中江县通济镇文桥村7社村民龚贤富说道。

“绝不让一户贫困群众住在危旧土坯房里奔小康”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自通济镇安排部署土坯房改造尤其是拆除工作以来,文桥村充分发挥“敢想敢干敢担当,创新创先创一流”的实干精神,采取分户型、分类别、分步骤的方式,积极稳妥全面推进全村土坯房改造工作。目前,该村在通济镇率先完成了农村土坯房改造拆除任务,已全部拆除土坯房282户,其中,唯一住房133户,一户多宅149户,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读懂政策,强化保障

“前期,我们组织工作人员到临近的县进行学习考察,结合县上相关文件和镇上实际,制定了《中江县通济镇农村土坯改造工作方案》,成立了土坯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政策宣传及解释、资金管理、拆迁安置、安全(质量)监管、资料收集等工作小组,形成工作机制,为全镇土坯房的改造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谈起土坯房拆除的前期工作,通济镇党委书记张辉表示。

“镇上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详细讲解了土坯房改造方面的拆除、补助、建设等政策。同时,还经常有镇干部到村上来,对群众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和解决。大家心里有底了,工作也就好开展了!”文桥村村支部书记武仁胜说道。

工作中,文桥村村两委及时召开会议,邀请镇党委政府领导、村镇所工作人员现场进行政策讲解,帮助村干部和各社社长读懂政策、吃透政策。同时,成立文桥村农村土坯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想办法、添措施,努力把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做成惠民生得民心的放心工程、安全工程。

据了解,通济镇充分发挥村级基层组织及群众的主体作用,对有自行拆除能力的农户,由户主提出自行拆除申请,并签订安全承诺书,村级做好拆除指导;对无自行拆除能力的,由户主写出委托申请,由村级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拆除。这种“二合一”的拆除方式明确了农村土坯房拆除的主体和主责,符合“一户一政策”的要求,更有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

深入宣传,干群同心

“我们通过入户走访、广播、逐社召开社员会等多种方式,向村民宣传农村土坯房改造相关政策,让广大群众自愿、积极参与其中。”谈起村上的土坯房改造的宣传工作,武仁胜颇有心得。

据悉,仅今年6月,文桥村就召开了三次农村土坯房改造动员大会,由镇村镇所负责人、村支部书记向村民讲解农村土坯房改造政策,对村民关心的农村土坯房改造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并在充分征求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同村民签订土坯房改造合同。

“正是有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才能住上好房子。而且,拆除土坯房还有补助,大家就更愿意了。”在了解到农村土坯房改造政策后,文桥村2社村民文青林对拆除自家的旧房子表示非常赞同。

深入宣传土坯房改造相关政策,获得了各方理解、支持和配合,文桥村出现了干群同心齐力推进土坯房改造工作的良好社会局面。

严格把关,切实推进

“文桥村村两委严格把关,全程监督农村土坯房改造施工队的人员配置、作业设备、规章流程、施工安全等方面。同时,安排村干部配合施工队进行工程作业,有问题当场解决,确保群众满意、放心。”武仁胜介绍说。

在具体工作的实施中,文桥村抓住改造工程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户个人申请、集体评议、村级公示、镇级审批等一系列制度,堵塞工作漏洞,防控廉政风险,严明工作纪律,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优亲厚友等问题的发生,确保做到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文桥村的土坯房改造,坚持了‘二套二’工作方式,即‘不强拆、不违法、零遗漏、零非访’。”谈起文桥村土坯房改造,张辉很是肯定,认为这种“两不两零”的“二套二”工作方式,既守住了民生的底线和土坯房改造工作的红线,也为通济镇全面推进土坯房改造提供了借鉴。

“不强拆”就是村级在土坯房改造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让广大群众自愿参与其中;“不违法”就是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无论是拆除还是建设都不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零遗漏”就是要做到分类施策,坚持“宜保则保、宜改则改、宜建则建”的改造方式,杜绝政策执行不公现象发生;“零非访”就是既要执行政策,更要宣传解释好政策,切忌浮躁粗暴鲁莽行事导致不稳定现象发生。

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工作举措,通济镇切实有效推进了土坯房改造工作。据了解,包括文桥村在内,该镇共有各类土坯房5202户,截至目前,已完成拆除3250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