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实施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以户为单位进行耕地的承包。按照“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基本原则,土地的承包关系不随每户人口的增多或减少而发生变化,显然,这会导致土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

一直以来,农村的土地资源都是非常紧缺的,不少农民一直都处于“无地”的状态。而国家考虑到要稳定农村的土地承包关系,从农业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便提出了将第二轮土地承包关系再延长30年的政策。如此一来,无地农民重新分地的愿望被打破,土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难道,无地农民就真的没有办法重新获得承包地了吗?土地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土地福利就真的与无地农民没关系了吗?请您接着往下看。

无地农民迫切的想获得土地,甚至希望国家对农村土地能够进行再一次的调整。可是,考虑到土地调整对确权、三权分置等等政策的影响,国家明确提出,农村土地不以人口而变动。换言之,人口的增加与减少,并不与土地发生关系。而且,为了维持土地权益长久稳定不变,国家将二轮土地承包期延长到了2057年。

那么,这是不是就是说,农村的承包地在这期间就不可能出现小范围的调整了呢?大家都知道,不少人外出打工之后,将土地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有一些人在严重破坏土地,同样也发挥不出土地应有的价值。所以,在一些地区,承包地在集体内部是可以调整的,只要有农村集体组织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同意对土地进行调整,那么,便可以在如下2种情况下调整土地,而借此机会,无地农民也能够有望分得土地。

第1种:其他集体组织成员选择退出承包地

试点地区,不想种地的农民可以选择有偿退出承包地,而这部分退出的土地,无地农民可以申请承包。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一般来说,其他农户退出的这部分承包地会首先由集体回收,然后集体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看集体内部是什么样的分配规则了。

第2种:闲置或破坏土地资源,集体有权收回

对于承包户恶意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集体是有权制止并收回承包地的。而且,在集体将这些承包地收回之后,经过农村集体组织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同意,便可以将土地承包给其他村民。所以,无地农民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调整的土地。

综上所述,在土地三十年不变的政策之下,无地农民想要获得土地是比较困难的。不过,通过上述的这2种方法倒是也可以解决没地的难题。

最后,无地农民注意了!你们可以获得土地了!不过不保证人人都分到地!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