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长沙市肖宗文科技创新特色名师工作室的年度总结会暨科技创新研训活动”在天心区沙湖桥小学举行。此次会议以 “创新求实促发展 示范引领助成长”为主题。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会长谭迪熬老师,全国科技教育专家、湖南省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姜加之秘书长,长沙市教科院创新教研员李启洪老师,长沙市创新教育专家彭成耀老师,沙湖桥小学校长兼工作室顾问宋梦珩,以及工作室全体团队成员。

上午9:00,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校长兼工作室顾问宋梦珩对学校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以及未来科技创新设想对大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工作室成员地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同时也表示学校将会在各方面大力地支持工作室的各项活动。

长沙市教科院创新教研员李启洪对工作室近年来取得了的成绩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并提出了两条期望:第一是希望工作室能够加大后期的培训力度,发挥工作室的优势,培养出更多科技创新教育的名师;第二是希望工作室的成员能够对参与科技创新培训的学生进行跟踪,跟踪这些学生毕业后在新的学校的发展,乃至参加工作后的发展,和没有参加创新培训的学生进行对比。并要求落到实处。

会议进行的第二项是对工作室本年度的优秀学员以及获奖论文的学员进行表彰。工作室根据肖宗文科技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及对工作室成员考核指标,结合成员平常参加活动的情况,以及进行科研的情况,黄佳妮、杨超、程友维、余忠萍、佘慧娟、钟裕容六名老师被评为2017-2018年度“优秀成员”。首席名师肖宗文鼓励工作室的其它成员向“优秀成员”学习,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争取取得更大地进步。

会议的第三项议程是首席名师肖宗文对本年度工作室一年来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肖老师从“明确工作职责,进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 研训活动扎实有效”“ 开展跨区送教送课活动,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平台展示、成果丰硕”“ 存在的问题”“ 工作室今后开展活动的设想。”六个方面全面对工作室一年进行总结,工作室一年来共开展了22次主题活动,形式有讲座、研训、名师展示课、课题研究等。最后肖老师表示,来年将会一如既往地发挥工作室的团队力量,将工作室的工作做好、做实,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成果去迎接市教育局对工作室的任期考核。

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会长谭迪熬也对工作室成员也提了四点建议:第一,作为老师要有好的视域,学校教育要为国家服务。第二,学校要培养有原创能力的创新人才;第三,老师要有教育情怀。他说我们一定要高举教育本质的旗帜,把孩子的成长看得比讲台更重要,老师们要提高教育情怀,提高能力,坚持走好自己的路。第四,他告诫工作室的学员要努力,他说只要决定做了某件事情,就要不留遗憾,一定要努力做好。谭会长不仅仅给工作室老师提供很好的建议,他还就如何撰写创新论文给老师们做了微讲座,通过案例讲解,让老师明确了科技教育论文的撰写要求其主要的事项,虽是短短的一个小时的讲座,但老师们收获的是满满的干货。

活动的最后一个议程是发明创新教育专家姜加之教授对第39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工程项目获奖作品进行了详细点评分析,他大赛工程类评委组长,首先分析了这次比赛湖南获奖的整体数据,然后逐一对每件获奖的作品进行分析。鼓励各位在工作中要因好奇心而产生起来的“兴趣”,因情景而生出创新的“灵感”,形成我们所谓的“创意” ,让我们要时刻提醒学生,在创新路上需要关注的信息:“偶发现象、需求愿望、抱怨民情、灾害灾难、新生事物”。

最后姜教授引用杨振宁教授的话告诫工作室成员:“真情妙悟铸文章”。他说,科学研究首先要有真情,得对这个事情发生浓厚的兴趣;有了真情以后,你才会进行这方面的努力,经历过努力、失败、再努力、再失败的过程,取得了进展的话,就是妙悟;有了妙悟以后,你才会有最终的结果-----铸文章。这七个字道尽了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所必须经历的过程。“真情”是浓厚的兴趣;“妙悟”是瞬间的灵感;“铸文章”就是梦想的实现与突破。真情的背后是责任,妙悟的背后是艰辛。在创新路上,如何充满热情、如何执着初衷、如何选择方向,如何坚持不渝、如何淡然处之,都需要我们不断反思,不断领悟。他还建议学员们要时刻提醒学生在创新路上多关注信息中的偶发现象、关注信息中的需求愿望、关注信息中的抱怨民情、关注信息中的灾害灾难、关注新生事物等,这样才产生创新得灵感。姜教授得讲座为工作室学员们指明了方向,大家纷纷表示收获很大。

一天的时间过得飞快,专家们的讲座、建议,学员们收获满满,意犹未尽,受益匪浅。首席名师肖宗文老师表示,来年将一如既往的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带领工作室得成员在创新教育的路上继续前行,为长沙市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讯员 刘章平 李姣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