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民国是一个“古典的气质还未褪去,现代的风情已然演绎,一切都是经典而新鲜”的乱世岁月,这是浪漫、民主、传奇并存的年代,风花雪月,良辰美景,在一段段民国情缘的渲染下,变得愈发动人。

民国时期中西文明交汇,诞生了无数大师,他们学贯中西,满腹经纶,但古今才子只恋佳人,那些因爱而产生的纠葛恩怨,总能成为无数人津津乐道的谈资。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比影视剧还精彩的民国十大爱情,民国这因故事而迷人的时代里,几乎每段情缘都能视为——传奇!

民国最佳情侣档

林徽因与梁思成

真正的爱情

从来不是凝望彼此的眼睛

而是携手眺望同一个远方

1922年,名门才女林徽因和浪漫诗人徐志摩陷入情感漩涡,林徽因最终理智的选择了梁思成为终身伴侣。这段传奇的爱情婚姻,因林徽因的才华横溢与美貌绝代而被人永久铭记,更因为这个婚姻外有着痴迷的等待者而被人言说不断。其实林长民把林徽因嫁给梁思成就是看中了他的踏踏实实,浪漫的人更渴望一个安稳的家。

林徽因一生中遇到的男人各个都不是凡夫俗子,而且都和这位大才女有着某种程度的志同道合。她和徐志摩分享的是诗意,和金岳霖交流的是学术,和梁思成一生的话题,是谈不完的艺术。纵使外界对于林徽因有多少种解读,她临终前交待刻在她墓碑上的,是建筑学家林徽因。当梁思成问林徽因“为什么是我”时,林徽因俏皮地回答:“我会用一生来回答,你准备好了吗?

(这张合影中的林徽因不知美倒了多少人)

(年轻时的林徽因)

(穿自己设计的婚礼礼服,与心爱的男人皆为一生伴侣的人,许下承诺的那刻林徽因绝对是幸福的)

(婚姻因一儿半女,由刻骨爱情变为刻骨的亲情)

(林徽因与女儿)

(林徽因和梁思成考察古建筑 大家闺秀和倜傥公子的爱情,在山野田间的古建筑间,只因一个共同的人生追求,而发酵得更为厚重而真挚)

(古建考察中的梁思成)

(林徽因 汾阳灵严寺)

包办婚姻下的欢喜冤家

胡适与江冬秀

别人眼里不般配的一段婚姻,

倒让她成为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吵吵闹闹,

在烟尘俗世里过完一生

胡适的婚姻是包办的,江冬秀,一个裹着小脚的女人,与胡适想象中的婚姻相差甚远。他也抗拒过,不过胡适与鲁迅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抗争到底,而是很快妥协了,接受了母亲的安排。胡适很快适应了这场包办婚姻,并与江冬秀越过越和睦。胡适和出了名的悍妇江冬秀厮守一生,其实惧内不过是玩笑话,谁都知道这个“惧”,完全是由爱产生的。

(胡适每次和太太照相时,总是让太太坐着他站着,还颇为得意)

(胡适有个癖好就是收集全世界怕老婆的故事。当他发现当时只有德国、日本和苏联没有怕老婆的故事时,就下推断说有怕老婆故事的是民主国家,没有的是专制独裁国家)

(江冬秀与儿女们)

(胡适一家,中为胡适夫人,左为长子胡祖望,右为次子胡思社 胡适提出了著名的“新三从四德”: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晚年的胡适与江冬秀)

霸道老师恋上学生

沈从文与张兆和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沈从文和张兆和

沈从文小说写的好,但是话却说的极差,据说他上课的上座率不是一般的低。他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张兆和,可又讷于言辞,于是就展开了情书攻势,一天一封,雷打不动,看张不被打动,有人传言沈竟然要自杀。张拿他没办法,带着他写的书信去找校长胡适,说:“老师就这样对我。”胡答道:“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张立即表示拒绝:“我非常顽固地不爱他。”

沈从文一家合影

胡适表示,沈从文是个人才,愿意做个媒。从此,沈从文更是肆无忌惮地展开对张的“骚扰”。张毕业后回了苏州老家,沈拿着一大包文学名著敲开了张家的大门。沈鼓起勇气说到:“如果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父欣然同意,张给他发了一封电报,八个字——“乡下人喝杯甜酒吧”。沈从文为我们留下这段美丽的文字: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晚年沈从文和张兆和

惺惺相惜的师生恋

鲁迅与许广平

“十年携手共艰危,

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借画图怡倦眼,

此中甘苦两心知”。

——许广平

鲁迅是一位“英雄”,他还不是一般的英雄,而是“空前的民族英雄”。许广平决非“美女”式的女性,但她既是鲁迅的亲密伙伴,也是著名的妇女社会活动家。

鲁迅与许广平相识于杂志中的一场论战,这场论战,就是爱情定则的讨论。鲁迅虽思想激进,却迫于母命与无爱的朱安女士结婚,长期为旧式婚姻所羁绊与煎熬,而许广平当时也受着娃娃亲的困扰。有着相同苦恼的两个人在交流不同的爱情观的同时,渐渐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后来许广平成为了鲁迅的学生,二人最终修成正果。

鲁迅家人合影

鲁迅与许广平、周建人等合影。(1927年10月4日摄于上海)

成就爱情白皮书的恋情

林淑华与徐惠民

“梅沾春色因飞雪,

香带苦寒更醉人”

——林淑华《生死恋》

林淑华是封建家庭中的千金小姐,而徐惠民出身于贫寒之家,在给林淑华做家庭教师时,两人深深地相爱了。然而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除了贫富的差距,还有吃人的封建礼教。

心高气傲的徐惠民在林淑华家人的侮辱和林淑华的爱中痛苦地挣扎,最终决定一定要在上海出人头地,他选择了在圣约翰大学读医科,一路走来分外艰辛,而林淑华为了爱的承诺苦苦地等待了八年,却只换来两年的相守。徐惠民的离世留给林淑华一生的追忆,她用手中的笔记下了他们爱情的点点滴滴,于是《生死恋》的结集出版,既是对他们爱情的纪念,也实实在在是民国时期绝版的爱情白皮书。

富春江上的神仙眷侣

郁达夫与王映霞

一个才子,一个佳人,

然道不同,于是不能偕老,

惜哉!

郁达夫、王映霞摄于上世纪30年代

王映霞可谓是郁达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两人之间那段以激情始却以悲剧终的情爱纠葛曾轰动一时,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当年郁达夫在沪上友人家中初识杭州美女王映霞时,一瞥惊鸿惊为天人,遂展开了强烈、真挚而又执着的攻势。为赢得王映霞的欢心,郁达夫写了无数的情书和情诗。1928年2月,郁达夫的热情终于打动了王映霞,他们也因此成为了那个时代自由恋爱与自主婚姻的明星式人物,被诗人柳亚子誉为“富春江上神仙侣”。

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并没有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由于年龄、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郁、王之间渐生罅隙。后来郁达夫又在家中发现了浙江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情书,更传闻王婚后曾为戴笠堕过胎,致使夫妻反目,王离家出走,后经友人调解,一场风波才告平息。然而感情的裂痕却愈裂愈深,终至最后在新加坡恶脸相向。在报纸的推波助澜下,这对当年的“神仙侣”最终以“协议离婚”而分道扬镳。

命中注定的爱情

冰心和吴文藻

“躲开相思,披上裘儿,

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

小径里明月相窥,

枯枝——在雪地上,

又纵横地写遍了相思”

——冰心

一个是前途无量的青年学者,一个是未来中国文坛最富生命力的女作家,作家冰心和丈夫吴文藻的爱情故事,开始于远洋客轮上的一番阴差阳错。1923年上海开往美国的轮船上,冰心代同学找弟弟找错了,似乎是上天有意安排的一样遇到了吴文藻。在前往异国的旅途中,开始了他们的爱情之旅。

获得爱情后的冰心写下了她生平难得一见的爱情诗:躲开相思/披上裘儿/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小径里明月相窥/枯枝——/在雪地上/又纵横地写遍了相思。而吴文藻在求婚信中用一句话概括了他对冰心的理解:令爱是一位新思想与旧道德兼备的完人。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吴文藻在燕京大学的临湖轩举行婚礼。1985年9月24日,吴文藻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1999年2月28日,冰心逝世,享年99岁,死后两人骨灰合葬,他们美满的爱情故事,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佳话。

是非难定的纠葛爱情

徐志摩与陆小曼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徐志摩

爱与幸福似乎存在着一种吸引,但又存在着一种抵制,或许纯粹的爱是难以融入世俗之中的。军校高材生王庚娶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妻子以后,他的同学隔三岔五就来他家里蹭饭,一来二去把他的妻子都给蹭走了。这个蹭饭的男子叫徐志摩,而这个才貌双全的妻子是陆小曼。

他们的爱情轰动却难容于世人,这徐志摩领着陆小曼去找老师梁启超证婚时,就被老师大骂。有才情的人容易感情冲动,陆害怕这个感情丰富的才子移情别恋,对其看护甚严,不许徐再有取妾的打算。徐对陆用情专一,可是徐死后,陆却与翁瑞午同居,陆小曼依然相信爱情?还是我们没有参透爱情的真谛?而他们轰轰烈烈的爱情我们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言语来评说。

文坛伉俪的旷世情缘

钱钟书与杨绛

“没遇到你之前,

我没想过结婚,

遇见你,

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

——钱钟书

钱钟书、杨绛和他们的女儿钱媛。1932年,钱钟书在清华园认识了无锡名门才女杨绛,一见钟情,第二年,钱钟书与杨绛便举办了订婚仪式。

杨绛先生回忆说:“默存和我的订婚,说来更是滑稽。明明是我们自己认识的,明明是我把默存介绍给我爸爸,爸爸很赏识他,不就是肯定了吗?可是我们还颠颠倒倒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默存由他父亲带来见我爸爸,正式求亲,然后请出男女两家都熟识的亲友作男家女家的媒人,然后再苏州某饭馆摆酒宴,请两家的至亲好友,男女分席。因为我爸爸生病,诸事从简。”

据说这个书生气十足的清华才子,在家里对杨绛关怀备至,钱钟书每天早起做早餐,这个传统一直到老。

迟到的美好爱情

陈寅恪和唐筼

“同梦忽忽廿八秋,

也同欢乐也同愁。

侏儒方朔俱休说,

一笑妆成伴白头。”

——陈寅恪

才子佳人式的爱情往往被演绎得风风火火,好看却虚假。我们都期待相濡以沫的幸福归宿,这才是心安之所在。陈寅恪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后,与赵元任成为同事。陈“愿有家而不愿做家”,“赖”在赵元任家不走,赵元任的妻子杨步伟是有名的热心肠,见陈寅恪快四十岁了还不成家,就说:“寅恪,这样下去不是事呀!”陈答道:“现在不是很快活嘛,有家就多出一些麻烦了。”赵元任幽默地说:“不能让我太太管两个家呀!”于是赵元任夫妇与他人合谋为媒,将唐筼介绍给陈寅恪。两人一见钟情,陈有大才,唐亦巾帼不让须眉,很快步入婚姻殿堂。一代大儒年近四十才找到自己的家。有人说唐筼好像是专门为陈来到这个世上,陈死后不久,唐也离开这个世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