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很多,也很简单。

大叔的岁数不算小了,三十老几,所以他希望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希望自己的父母安康,工作顺利,能挣更多的钱。

他此时的梦想就是这么简单,甚至大多人从不会把这些当做是梦想,只是人生一定会经历的一小部分。可越是小的东西,看得越重,才会更加珍惜。

他叫颜振豪,那个唱《我在丽江等你》的男子。

了解后,他的身份很多:

80后,贵州人;青年导演、华语男歌手、音乐人、作家、“颜振豪百德公益”发起人;“我在丽江等你”品牌创始人、“我在兴义等你”品牌创始人、“我在等你”系列品牌创始人、黔西南州十大杰出青年。

众多头衔,加持在他的身上,让人觉得他已经是一个成功人士了。而在二十多年以前,他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

十多岁的少年,第一次为了梦想,离开贵州去北京。他说:“我现在想起来都害怕,也很敬畏那个年少轻狂的自己。假如我稍加犹豫,听了亲友们的劝说,假如我不是到了北京,那今天我的人生肯定又是另一个光景了。”

那段时光,是为梦想出走的一段时光,离开时的惴惴不安,在怀疑、矛盾与不甘中,需要战胜的其实是自己,战胜出走那一刻内心的懦弱,也要铆足勇气,面对后面的生活。这种少年时的勇气和执着,一直陪伴他到现在。

一个人成功与否永远只有自己知道,少年的努力也从来不是说说就算。

2005年他凭借方言歌曲《下象棋》,开辟华语方言歌曲流行的先河,该歌曲荣获2005年“首届中国华语网乐坛最佳作品奖”,2007年荣获台湾华研唱片(S.H.E/动力火车公司)金曲奖,2007年获网络十大排行流行金曲奖。同年作品《谁是谁的谁》风靡网络,再摘网络金唱片奖。2007年曾以一曲《今年春节不回家》唱红海内外,该歌曲是2007年全球华人网络春节联合晚会主题曲,同年,腾讯网、新浪网、人民网、党刊《求是》曾以此作为专题报道。

连续三年,他的作品荣获众多奖项。

在那个年代,为何不凭借这些歌曲,让自己彻底地火一把?这个问题,我还没问出,心里却觉得,确实商业歌手、偶像明星,哪一个光环加在他身上都格格不入,这也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所以,风头过后还是要继续漂泊。

第一次听说大叔,是在别人口里,也听说了他的那首《开往丽江的火车》的故事。回来后一直循环播放,那也是我第一次莫名地落泪。

《开往丽江的火车》,是写给一个平凡的四川女孩——萧雅妮,如今她已经在天堂。就如歌词中描述的场景,大叔没能等来这个女孩坐着火车回到丽江,女孩也没能和男友阿虎在丽江拍摄婚纱。2009年4月20日,萧雅妮已经去逝的消息,如晴天霹雳,彻底破灭了大叔之前对她的祝福和对她爱情的美丽设想,在萧雅妮去逝的第二天,一首萦绕在内心的旋律奔涌而出。也就是萧雅妮下葬后一小时,大叔创作了这首《开往丽江的火车》。

大叔是个内心柔软的人,也是一个倔强的人。有时,我觉得他像个小孩,无所畏惧,但也敏感多情。多情的人,自然也会被情所困。他说,如今不太愿意再唱起这首歌,回忆那个过往。

丽江,有千万个面孔,你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它,它就回应你怎样的面孔。大叔是2007年漂到丽江的,他说:“丽江滋养了我,又渡了我”。在他眼中丽江从以前到现在都是纯粹的,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人家。在一个简单的地方,选择一种简单的活法,即使周边一切都在变,他眼中看到的还是原来的世界。所以,2007年,他在这里开了“我在丽江等你”第一家酒吧,也渡别人。

可有时,你可以渡别人,但也不要执着太深,如果让所有的努力一切随缘,可能就更能自在过一生。

大叔真的被丽江“渡”了吗?

也许。但我却觉得他只是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一个顿点,可以停下脚步,稍作调整。

人生何时不是在漂泊,所谓的“渡”也只是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找到某个想要坚持的东西。无论是在十几岁的时候,离开了家乡,独自去往北京,还是之后辗转在不同的城市里浮浮沉沉,都是在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丽江这一站,让他能止步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

每个人对自己成长的认识都不同,他说:“离开北京那段时光,20多岁,正是迷茫的时候。这个迷茫,是无处安身的焦灼,那段时光如果用颜色来形容,是灰色的。性格跟环境和年龄,以及经历的事也有关系吧,比如20岁的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了30岁以后,或者成了家,被一些温暖包裹着,自然人就会变得柔软起来。”

无论是酒吧还是2015年的“我在丽江等你咖啡馆”,每天都接待着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故事。在来去中,这里都会成为他们心灵的驿站,而大叔被包围在其中,渡得了别人,却无法自渡。

我说:“那你觉得什么可以渡你?”

大叔说:“不知道。”

问完,我真觉得自己浪费问题,知道就不用再漂了!人生的航点从来不设方向,掌舵的是你不同时间的不同心境。

与他接触,有时会觉得他很幼稚。越活越小孩,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七情六欲谁也放不开,但后退一步,学会无所谓却是一门艺术。

他对付出与回报无所谓,“我不太愿意把付出和回报摆在台面上来说,总感觉不公,好像都变了味。我愿意去做的事,它跟付出和回报没有关系”。付出和回报其实是对等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人往往把回报等同于直接的利益体现,但其实它也会以经验、成长的形式回馈在你身上。

“梦想就是想做的,都能做成”

我还记得他的这一句豪言壮志。

大叔的家乡是在贵州兴仁市百德镇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从小就酷爱文学,曾在中学时代创办黔西南最大的民间文学期刊《青春潮》。说干就干的性格,确实是他。

率性、说做就做,所以他的道路从来没有停止过。蛰伏23年,一部《写给西贝的情书》横空出世。不同与以往《竞选村长》(中国首部方言诗集)、《花开一季》(青春励志诗集)、《孤独是块骨头》(青春励志诗集)、《西南的风每天吹过我的阳台》(首部青春励志情景剧诗集)、《永远的百德镇》(自传小说)等书籍。这是他23年的情感回顾,也是对自己一次深度的剖析。

如今,在他身上,梦想与事业似乎能和谐存在。他说:“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梦想”。

一个人能把梦想做成事业,是件幸运的事情,对于两者的把握其实是最困难的一件事。大叔也不另外,曾经也为此迷茫。他说:“这样的选择曾经就让我困惑纠结过很久。后来慢慢的发现,其实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分一分轻重缓急,再根据自己不同时期的承受能力来定。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有时候做你不太愿意的事,反而更能实现你真正的目标。”

《写给西贝的》系列文创项目,是他正在做的一件事情,该项目有小说,有专辑,有电影以及其他的延伸产品,是“我在等你”系列文旅品牌上下游的东西。文创,拆分开来就是文化加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文创这一条道路是他如今的另一个奋斗目标。他说:“无论艺术家还是投资人,需要有真知灼见和敢于探索冒险的精神。”

在云淡风轻的描述背后,其实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他人无法想象的。与他聊天,他从不会把自己的事情说得多么透彻,所有的回答只是简单陈述自己的想法。有时会觉得,他大概是忘了,或有些东西只能存在自己的心里,无法言说。(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