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就要做好”

  1978 年,17 岁的侯增谦考入河北地质学院, 从此便与地质结下了不解之缘。本科毕业后,他又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深造,取得了硕士及博士学位。随后投身于改革发展的浪潮中, 先后在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从科研骨干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过程, 历时近 40 年。

  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侯增谦时刻以“学了,就要学到底,学精学透;做了,就要做到好,做大做强”的治学理念要求自己。40 年间,他先后主持 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杰青” 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 973 项目、科技攻关、国家深地资源开采专项等重要科研项目几十项, 并在金属成矿理论和勘查评价技术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系统性的科研成果。他创建了碰撞造山带成矿 理论 , 建立了碰撞型斑岩铜矿、褶冲系铅锌矿、碳 酸岩型稀土矿等成矿新模型;阐明了大陆碰撞过程中金属富集机制和成矿机理,揭示了碰撞造山带成矿系统及其区域成矿规律,为青藏高原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提供了重要指导。他获得了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国土资源部首届杰出青年、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黄汲清青年科技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等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土资源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成果奖项。他主编了国际英文期刊专辑 4 部,出版中文专著 4 部,在 Geology, EPSL,Economic Geology 等国际地学主流刊物上发表 SCI 论文180 余篇,SCI 他引 5 000 余次,并有 8 篇论文被 SCI 引用进入学科前 1%。

  所有这些成果和荣誉,无不是对侯增谦 “做,就要做好”这一理念的回馈,也无不反映了在经历了 40 年的磨练之后,他早已把这一理念自然融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之中。

  兼容并蓄 薪火相传

  “非天下之至通,难与言山海之义矣。呜呼! 达观博物之客,其鉴之哉。”受教于池际尚、莫宣学两位院士的侯增谦,耳濡目染,消化吸收的绝不仅仅是地质学知识。

  在侯增谦的眼中,池际尚院士是一位又红又专的大科学家。他所说的“大”,并不仅限于池先生的科研水平,还包括她为人处事的态度。池先生长期担任繁重的社会工作,却始终站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她的研究选题一直处于学科前沿,与地质科学整体发展同频共振,和矿产资源研究融为一体。她这种对科研追求“解决实际问题”、 对教学追求“亲历亲为”的理念深深地影响着侯增谦的地质科学研究之路。而被侯增谦形容为“襟怀坦荡、行事大器、和蔼可亲的学术大家”的莫宣学院士,则是带领侯增谦真正走入青藏高原的人。在莫先生的从教生涯中,累计有 73 个月在野外,其中近 97% 的时间在青藏高原,这种实干精 神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成为侯增谦前行的榜样。对比侯增谦与莫先生在地学研究领域的脚步不难发现,二者高度相似,他践行着“认准一个方向, 就踏实地走下去”的科研理念,自从开始西南三江的研究之后,在青藏高原开展矿床研究工作已逾 20 载。

  此外,李廷栋、李曙光、邓晋福、肖序常、 陈毓川、常印佛、翟裕生、裴荣富、郑绵平、杨文采……这些曾经影响和帮助过侯增谦的杰出科学家都让他时刻感念。他说自己是在这一批老先生的亲切关怀下成长起来的新人,从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走到今天,离不开他们的鼓励与支持,他能做的就是将老先生们做学问的求真务实、为人处世的简朴率真传承下去。

  从 1999 年招收第一位博士生开始,侯增谦的学生人数已有几十人,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他领导下的年轻人更是为数众多。面对这些年轻人,侯增谦时刻铭记老先生们对自己 的教诲,无论野外踏勘,还是室内研究,侯增谦都 坚持事必躬亲。对细节“斤斤计较”,学生们常常 乐道他连图表上的一个错字、一个地质符号、一条断层线的正确摆放都“紧盯不放”。忧挂在心的还 有所里年轻人“收入低,住房难”的问题,他多次跟领导班子成员研究讨论,制定相关中转宿舍政策,旨在切切实实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他希望能够为年轻人多提供条件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所里倾斜政策鼓励年轻人申请海外研修计划,鼓励年轻人多写高水平科研论文,以此助力年轻人更好、更快地成长。

  在鼓励年轻人前进的同时,侯增谦还主张以压力促进动力。2012 年,在侯增谦的带领下,地质研究所对 40 岁以下年轻人制定了综合考核标准,完善考核 评估制度,重点围绕科研人员承担项目情况,特别是 在国家层面申请到的重大项目情况、获奖情况、成果 发表情况、项目完成情况、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研究生培养质量等进行考评,并在每年年底进行评分和排名,对排名在前者给予鼓励,对排名在后者时常 敦促。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地质所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 起到了重要作用,地质所论文被引用次数连续多年位 居全国科技单位前 20 名。此外,在地质所还有一个 不成文的规定:搞科研的年轻人,手里必须有至少一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如果结题了,那么同年度就必须再申请下一个,否则就要被请去所长办公室“谈 话”。这是侯增谦对一个科研院所治所理念的体现, 他认为“基金项目申请过程就是一个深入阅读思考、 洞察科学前沿、凝练科学问题、提出创新思路、完善 解决方案、接受同行评判的过程,申请并成功主持基 金项目是年轻科研人员提高科学素养、拓展科学视野、 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他为年轻人划下的这条基金项目申请“硬杠杠”充分发挥了作用。多年来,地质所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准率远高于全国平均资助率,项目数一直位列原国土资源部第一。一大批青年才俊在基金资助下正在茁壮成长。

  “年轻人是我们所的未来, 只有年轻人真正成长起来了,我们所才有未来,我们的行业才有未来。”侯增谦在老先生们羽翼下的收获,在荏苒的时光里流向 了他带领的新一代。

  “一切研究工作都应以解决问题为前提”

  说起带学生,侯增谦对学生强调最多的一点就是要保持端正的科研态度,不能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他认为“一切研究工作都应以解决问题为前提,你的研究如果不能创新,那就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然就没有意义了”。研究工作基于对科学的真正诉求进行,侯增谦不仅教育学生这么做,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他长期致力于“三江”成矿规律与勘查模型研究,合作提出了“多岛弧盆成矿”和“陆内转换成矿”的创新认识,揭示了三江地区的成 矿规律,为三江实现重大找矿突破提供了理论指导。他主持研发的适于三江地貌景观的 5 种主要类型银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和定位预测方法组合,为重大找矿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持。

  早期在日本做博士后特别研究员期间,他较早地开始了现代海底 热液成矿新领域研究,合作发现了现代海底“碳酸盐烟囱”——海底喷气新类型,发现烟囱排泄流体富含一氧化碳和烃类 , 并含有大量幔源氦,为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提供了可靠证据,提出海底热水对流循环和硫化物堆积新模式,为研究古代矿床成因提供了重要参考。回国后, 他着力开拓我国地质历史时期海底热水成矿研究,带领团队开展了示范性的流体填图,完成我国第一份矿集区流体地质图,揭示了海底古流体的源—运—储系统,在三江和北祁连地区,通过古代海底喷流 - 沉积矿床研究,在成矿机制方面取得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

  在侯增谦的科研道路上,最令人瞩目的是他的“大陆碰撞成矿作用” 成果。一直以来,“大陆碰撞能否形成大矿”是成矿学界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争议颇大,国际主流观点认为大陆碰撞难以形成大矿。面对科学界的犹豫和未果,侯增谦对这个被束之高阁的找矿战略问题钻起 了“牛角尖”,他带领 973 项目研究团队,以国际公认的、全球最典型的大陆碰撞带——青藏高原为突破口 , 坚持 20 载,终于取得重大进展。他们查明青藏高原众多大型矿床的形成晚于65 百万年,证实成矿作用贯穿于大陆碰撞的全过程,并揭示印 - 亚大陆碰撞经历了主碰撞陆陆汇聚、晚碰撞构造转换和后碰撞地壳伸展等三个过程,分别对应发育以钨锡钼矿为主的主碰撞成矿作用、以铅锌铜金矿为主的晚碰撞成矿作用和以铜钼金矿为主的后碰撞成矿作用,证实不同碰撞阶段及 不同深部过程造就了不同成矿系统;同时发现大陆碰撞不仅导致地壳缩短加厚,产生壳源富铅锌钨锡的低氧逸度岩浆,而且引起地壳垂向增生,产生幔源富稀土和壳幔混源富铜钼金的高氧逸度岩浆,引发了大规模成矿;查实大陆碰撞驱动地壳流体迁移,不仅向前陆盆地排泄, 而且向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汇聚,伴随流体迁移,金属集聚成矿;发现碰撞过程发育多幕式的张—压交替转换,应力变化促使含矿地壳流体突发排泄和成矿岩浆流体快速出熔,导致金属淀积成矿。在此基础上,侯增谦等提出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模型,阐明了大陆碰撞为何成矿和如何成矿的理论问题,这为国际成矿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权威杂志 Ore Geology Review 的主编 Cook 教授专门致函中国科技部,指出:“这是一项令人敬佩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就”,并特邀侯增谦为主编在该刊出版了“Metallogenesis of the Tibetan Orogen”专辑(2009 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国际著名 矿床学家 Kerrich 教授在国际地科联刊物 Episodes 上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是喜马拉雅碰撞成矿研究的开创性的集成创新成果,具有显著创新和广泛影响”“将 传统观点认识提升到了全新的理论高度”“必将推动成矿学的未来发展”。

  面对蜂拥而至的采访,侯增谦淡淡地解释说:把自己的基础研究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是老一辈科学家传承下来的“池际尚精神”。

  几十年来,结合我国发展需求的实践探索,给侯增谦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是愈发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2018 年 3 月,自然资源部成立,侯增谦便提出了地球系统科学将成为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核心理论基础的重要理念,同时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统一管理和系统修复,会为发展地球系统科学提供前所未有的实践平台”。再次肩负着重大科学使命的侯增谦坚信, 全面建立并完善调查与评价—探测与观测—模拟与预 测的全流程技术体系是统一管理和系统修复自然资源的基础,而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摸家底、做评价、定规划、用护监的步步实施,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面对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侯增谦务实 并详尽的梳理,对推动地质工作的理论基础从传统的 地质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服务领域从传统的矿 产资源向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多门类自然资源转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真知灼见”——是部领导在听取其意见后给出的评价。

  大局,大量,巧思维

  “作大贡献、出大成果、成大人才”是侯增谦上任之初为地质研究所制定的发展目标。他抓 住机遇,提出“围绕国家目标,立足科学前沿,强化学科优势,合理科研布局,调整学科结构, 拓展发展空间”的 36 字强所方针,并组织制定了 科技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纲要。他认为:科研业务,不仅要立足科学前沿,更要结合国家需求, 解决自然资源领域重大地质问题,让研究所进入主战场,发挥大作用;同时,还要找准研究所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合理的科研布局。在洲际层面,重点抓亚洲地质,确立地质所在亚洲 地质研究中的中心地位;在全国层面,重点抓中国区域地质集成、青藏高原研究和深部岩石圈探 测,形成重大研究成果;在重大构造单元层面, 紧密结合重要成矿区带,形成区域研究与学科发展相结合的研究格局;在技术层面,研发高新技术,形成“中国方法”,构建技术支撑体系。他强调, 地质所要强化研究团队,发挥集成优势,承担重大项目,“科学研究就怕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既没有研究积累,也难出创新成果,更难造就 区域专家。根据科技规划,形成核心计划,稳定研究领域,长期专注研究,五年,十年,一定能出大成果,一定能出大科学家。”

  大把的时间、大把的精力,侯增谦统统投入到了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一线,常常是北京的工作刚刚结束,就又被下一项工作拉回了西 藏,留给家人的只剩下一句 “抱歉”。20 年间,每次入藏都让侯增谦感慨“时间怎么那么不够用”,在海拔低的地方调整,没时间;在山脚下休息一晚,没时间,感冒了需要睡上一觉,没时间……他争分夺 秒地进行野外工作,半夜回到驻地再和学生挤在小旅馆的房间里讨论 今天的收获和明天的计划。虽然青藏高原野外条件极为恶劣,但是每 每谈起它,侯增谦还是会满怀深情地说:“高原是我的福地,是我学术成长的地方,对高原的感情已经融入到了我的血液中。”

  “巧思细想、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是侯增谦科研团队建设的主要特点。侯增谦的学术思维极为活跃,他甚至能将这种思维融入到日常聊天中,常常无意间为对方的研究指出了方向。他的团队最大的特点是不以人尊,却以理为纲,团队成员之间常因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他的学生曾笑称:“每次与侯老师讨论学术问题遇到分歧时都太 激烈了”,也因此,他的团队成员甚至被评价为是一群不好相处的人。 可他和团队成员却十分享受这种自由表达学术观点的氛围,这种交流 方式不仅没有让大家心生芥蒂,反而都成为好友。侯增谦不喜欢局限 在一个地方就点论点,他更习惯从更大尺度和更宽视角来论证一件事。 他的科研团队面向斑岩铜矿、沉积岩容矿铅锌矿床、稀土矿床、造山型金矿等多个矿种研究方向,囊括控矿构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等 多方面人才。侯增谦认为,一个团队的建设就是要在各方面有建树, 而不是只会做一件事,只能搞一种研究,如此才可合力攻关。于是, 出自侯增谦团队的科研报告也常常一次性涵盖矿床学、岩石学、构造学、地球物理等众多学科,并将这些林林总总、纷乱无章的学科信息交叉、编制成互相支撑又令人充 满惊喜的信息,传递给读者一个 完整的地质演化纪实。

  君子不器 分身有术

  “科学”讲究严谨、执着, 有时甚至需要钻牛角尖;“管理” 注重协调和沟通,以人为本,要在第一时间把握住两者的对立统 一,难度颇大,更何况是在一个历史久、人员多的单位之中。

  走过 60 余个年头的地质研 究所,随国家的发展,九易其名, 汇集了大批高层次地质专家,科研成果突出,已经成长为地质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面旗帜。在这个被誉为自然资源系统“领头羊”的科研单位,同时抓好科技和管理工作,难度实在不小。

  上任之初,侯增谦意识到, 在科学家云集的院所机构担任领导,与其说是如何做好管理,不如说是如何做好服务。地质所的科学家有主见、有学问、有个性、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对科学的执着,也有自己的一腔情怀和热血,如果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没有为科学家服务的思想意识,研究所是很难高效运转的。 因此,侯增谦到所第一件事就是搞调研,先后与所内 60 多位同志谈话,摸情况、找症结,了解大家的 想法和心愿。之后,他和所领导班子明确了两点: 首先,研究所的中心工作是搞研究,第一要务是抓科研;其次,搞科研需要良好的环境,政策要向科研倾斜,管理要为科研服务。所领导班子广泛发动全所同志展开讨论,转变了观念,统一了思想。紧接着,所里将管理岗位全部拿出来实行竞争上岗, 要求上岗的同志第一意识就是为科研服务,为科学家服务,使所里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在此基础上, 侯增谦带领领导班子一起加强与各部委各机构的沟通与联系,争取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

  原国土资源部在 8 家部直属事业单位启动岗位设置管理试点工作之时,337 名管理人员和 270 名工 勤人员规范入岗,遴选出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 32 名,三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 79 名,四级及以下专业 技术岗位人员 1 296 名,地质研究所 116 人一个星期内就平稳顺利地完成了分级遴选工作。高效的工作, 优良的成果,都源于此前 3 个多月精心的准备。侯增谦带头学习文件、宣讲政策,还亲自带队前往中国科学院“取经问道”,设计岗位所需的聘用报名 表,把全所的岗位结构、人员分布、科研项目、论文发表以及获奖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既要善谋伐断,也要身先士卒,还要责任担当,必须常怀谦卑之心,公平公正办事,脚踏实地工作”。这是侯增谦 10 来年所长之任的感言。

  科学家出身的侯增谦在担任地质研究所所长一 职的 10 余年时间里,不仅心系科技业务,同时也尽职管理。“尊重、依靠、服务科学家”的基本理念和“静、净、敬、竞”科研文化,凝聚了创新发展的思想共识和团结协作的科研氛围。让科学研究的 “冷静”与人才管理的“热忱”齐头并进。十几年间,地质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院士荣 誉加身的侯增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尤为重视。他说:“作为地质科技工作者, 自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为实现深地战略目标添 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一定要做大文章, 发挥出集群效应,把更多的原创性成果展现给世界, 在国际领域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为非盈利性微信订阅号

  感谢原作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