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乔庄的水煎包在当地很有名,路过此地的外乡人肯定会吃上一顿水煎包,有些开大车的司机为了吃水煎包,宁肯绕路也在这里走。看,图片上农民大哥水煎包的生意多红火!可以说乔庄水煎包全国闻名,据说在清朝同治年间就开始制作,也可以算是“百年老包”了。 2011年,乔庄水煎包被评为“到山东100种不得不品尝的美食”之一。

农民大哥夫妻俩做水煎包的生意20多年了,大哥说,我们做的水煎包一直这样子红火,不过就是俺俩做,一天最多做十多锅,一锅65个包子,一天也就是做八九百个包子,俺们卖1元钱一个,放的全是精肉,让人们吃的放心。

大哥两口子做的水煎包。水煎包从外面看,上面乳白,封口处有十几个匀称的褶皱,拧成麻花状,就像一朵盛开的白菊花;底部饹馇成黄色,看着就很诱人。大哥说,纸盒子里装的这些包子是给一个开大车的司机师傅留的,每次出车到这儿,他都绕路十多里地来吃我的水煎包,他说吃我的水煎包成了他开车的念想。

大哥店里吃包子的人很多。

店里面放不开,门口也摆上了桌子。

大哥媳妇负责做水煎包,大哥媳妇说,做水煎包的秘诀就是面首先要发好,发面是做水煎包的第一道工序,馅一般是韭菜和猪肉,但韭菜和肉在包成包子之前 是不能混合的,而是单独盛放。假如两者混在一起,因为肉里有盐,韭菜容易出水,出水后的韭菜就不鲜了。

大姐说,我们用的都是精肉,手工切的,绝对不用绞肉馅。

农民大哥做水煎包有一手绝活,别人都是把包子一个一个摆进锅里,大哥不是,而是把65个包子一起倒进锅里,这样节省了时间。大哥说,我这手绝活别人是模仿不来的,不信可以试试。

看,大哥把包子一下子倒进了锅里,动作干脆利落。

包子放进锅里,想要吃上黄黄的香喷喷的饹馇,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锅里到面水。一舀子面水倒进锅里,差不多在包子的三分之二处,等到面水熬没了,水煎包也就可以出锅了。

包子进锅后,大哥炉子里铲上两铁锨煤块,火苗就呼的上来了。

做煎包用的煤炭。

大约十分钟,水煎包也就出炉了。大哥说好吃的水煎包要做到馅好、面细、皮佳、火候巧,醇香宜口。大哥的手艺好,引起了一些本地和外地学做煎包的人慕名而来,学习取经。

包子出锅后,等待的顾客一个劲的问,“有没有我的啊,还需再等几锅啊?”这种乔庄的水煎包吃过么?可以来品尝一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