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有人说,苏蕙一辈子孤独终老,与窦滔此生没有再见,终将诗文著成《苏氏蕙若兰五色织锦回文璇玑图》传世。璇玑图相传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秦州(今甘肃天水)刺史窦滔之妻苏蕙所做的回文诗章,又常称为回文诗。


回文诗里的一诉情长,探寻台儿庄古城里的《璇玑图》


在台儿庄古城月老庙西侧有一幅五彩木板展示的是中国回文诗的巅峰之作-----“璇玑图”。


回文诗里的一诉情长,探寻台儿庄古城里的《璇玑图》


璇玑图相传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秦州(今甘肃天水)刺史窦滔之妻苏蕙所做的回文诗章,又常称为回文诗。这些用五色丝线绣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的文字,无论正读、反读、纵横反复都可以是一篇诗作,据当前统计,诗的格式包括七言、六言、五言、四言、三言等格式,一共可以组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诗。内容,上陈天道,下达人情;中稽物理,博引广譬,堪称千古奇文。


回文诗里的一诉情长,探寻台儿庄古城里的《璇玑图》


说起这璇玑图文史价值自不必说,可更让人动情是所承载的凄婉坚贞的爱情故事。


回文诗里的一诉情长,探寻台儿庄古城里的《璇玑图》


璇玑图的创作者苏蕙,自若兰,自幼容貌秀丽,聪颖过人。据说她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学会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

十六岁已出落的亭亭玉立,提亲的人自是络绎不绝,但若兰自知她要找的并不是这些只在意她容貌的侯门公子,她要等的是一个让她芳心悦动的那一个人,她所期待的也是一生一代一双人这样的爱情。


回文诗里的一诉情长,探寻台儿庄古城里的《璇玑图》


不久,随父进香法门寺的若兰,一个回眸,和那个弯弓射箭的翩翩少年遇上,少年名叫窦滔,茫茫人海,两个人一旦遇见,便是一辈子的事情。不久佳期即到,二人结为连理。婚后二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对神仙眷侣,甚是羡煞旁人。

也许是他们的爱情太过完美,物满则亏。窦滔任秦州刺史时被奸人诬告密谋造反,再加上窦滔本是前朝遗臣,本就被秦王所疑,不待案件查实,秦王苻坚即下令将窦滔抄没家产,流放沙州。窦滔一去便是七八年的光景,自此杳无音信,生死不知。


回文诗里的一诉情长,探寻台儿庄古城里的《璇玑图》


窦滔一走,若兰面对的是公婆年迈多病,夫君生死不明,家中生活的所有艰辛都落在若兰的身上。都道乱世无情,岂知乱世儿女情更深,若兰把对丈夫的思念变成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句。

夫妇恩深久别离,鸳鸯枕上泪双垂。

思量当初结发好,岂知冷淡受孤凄。

每个难眠的夜晚,若兰都没有放弃思寻解救丈夫的方法,天无绝人之路,一条看似不可能想到的办法被聪慧的若兰想到了。


回文诗里的一诉情长,探寻台儿庄古城里的《璇玑图》


不久秦州城内有人沿街叫卖一些绣工精美的锦帕,上面绣满汉字,不管文字是正反,横竖,纵向皆可成诗,可一共有多少诗句众人却不得而知。

这正是费尽心血的若兰,经过反复推敲,历尽艰辛,制成的回文诗,若兰将诗句绣于锦帕上,再命人在秦州城内沿街叫卖,只是为了让一个人看到。


回文诗里的一诉情长,探寻台儿庄古城里的《璇玑图》


秦州人争相购买回文锦帕,锦帕上被破译出来的一首首感人至深的回文诗也被广为流传。秦世祖苻坚是秦州人,因此,锦帕很快传到秦世祖的手中,秦王看了回文诗之后,深受感动,再加上此时正是朝廷欲对东晋动武的用人之际,秦王苻坚便立即传旨赦免窦滔,官复原职,不久,又令窦滔镇守襄阳。多年的寒窗苦盼,煞费苦心的营造,才使窦滔和苏蕙终于可以破镜重圆。


回文诗里的一诉情长,探寻台儿庄古城里的《璇玑图》


正当苏蕙在家里翘首以盼夫君窦滔的归来时,一个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

窦滔回来了,身边多了一个女子,窦滔流放沙洲时结实的歌女赵阳台。

新欢旧爱,本就难容。再者苏蕙想要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样的爱情,她怎能受得了窦滔对他的辜负,苏蕙拒绝了和窦滔前往襄阳,两人关系交恶,窦滔携着赵阳台去了襄阳,窦滔自是心向新欢,忘记旧爱。

慧绝璇玑手,当如弃置何?

怜她苏蕙子,枉嫁窦连波。


回文诗里的一诉情长,探寻台儿庄古城里的《璇玑图》


自此苏蕙便把自己的哀怨倾注于诗词,对世情淡薄,对人生百味,对怨恨离愁,都被苏蕙写进了诗中,又将这句句心血绣成锦上文字。

苏蕙本无意在争什么,如此这般做了,也不是要向何人说,只是你来了,我欢喜,你走了,我不求。这些经过苏蕙精妙排版的诗句,外人读通不了全篇诗章,但是当事人却明白这其中三味。


回文诗里的一诉情长,探寻台儿庄古城里的《璇玑图》


故事的结尾有两个:

有人说,窦滔从《璇玑图》中感受妻子苏氏的爱意,最终将赵阳台送回关中,派出精心修饰的礼车将苏氏接往襄阳。

还有人说,苏蕙一辈子孤独终老,与窦滔此生没有再见,终将诗文著成《苏氏蕙若兰五色织锦回文璇玑图》传世。

故事读完,结尾是负心汉回头,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一个人孤独老去,你喜欢哪个结尾呢?曾经有个朋友对我说过,现实已经够现实的了,还是希望故事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尾;诚然,现实中一些得不到的,失去的,错失的,留有遗憾的事,总是需要在故事中寻找一个美好圆满的结局。


回文诗里的一诉情长,探寻台儿庄古城里的《璇玑图》


融媒体中心编辑 刘钰青

来源:古城展馆部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回文诗里的一诉情长,探寻台儿庄古城里的《璇玑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