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开区饮食公司的中立园饭馆也在东马路恢复经营,店内有五十个座位,卖锅贴,窗口售货卖传统风味冀州曹记驴肉和驴肉头、驴熏肠、驴杂样等熟肉制品,曾在曹记驴肉店工作过三十多年的老职工亲自掌灶操作,肉烂味香,风味不减当年。50年代中期公私合营,冀州曹记驴肉店与其他酱货老店合并,组成天津食品公司,冀州馆与其他饭馆合并,成立了南开区饮食公司中立园饭馆,地点还在文庙对面。

说天津人懂吃会吃,主要还是因为自清末到80年代美食的积淀。不说大菜,单就小吃中酱肉一项,就有天盛号的酱肉、香肠,天宝楼的酱汁肉、叉烧肉、糖排骨,月盛斋的酱牛肉和曹记驴肉,都曾名满津城。从历史角度来看,天津人口福不浅,也形成了对美食的鉴别能力。

单说曹记驴肉。曹家祖籍河北冀州南王村,自清代起煮酱锅,做成酱驴肉去官道李镇水路码头上摆摊售卖,镇上的居民、船工买来驴肉,用大饼、火烧夹着吃,价廉物美。曹家子弟曹建功读过些医书,在酱驴肉的汤锅里加入数味中草药,除去了驴肉的寒性,慢慢留下这一锅老汤,味道无敌,远近闻名,创出“和顺号驴肉”的招牌。

与天津小吃三绝齐名,曹记五香驴肉的酱肉老汤,传了几十年

驴肉火烧

庚子事变后,曹家离开南王村,到千户营开了家小饭馆,卖驴肉火烧、驴杂汤,赚了些钱。30年代盗匪猖獗,曹建功被盘踞冀州的游杂匪军头目邵北武绑架了两次,几乎倾家荡产。大约在1936 年,曹建功的二儿子曹福堂、三儿子曹立海背着半锅老汤来到天津,住在小宜门口,院内搭棚煮锅炖肉,推车上街叫卖五香驴肉、熏肠、熏鸡,慢慢赢得了主顾。

曹家的驴肉选用肥瘦适中的新鲜驴前腿、后腿肉,去筋切块,放入清水中浸泡两小时除去血水,用开水焯一下,继续放进锅里,水开后放盐,小火煮两小时捞出,放入陈年老汤锅里,微火煮五六小时,老汤中不断加投紫蔻、丁香、草果、肉桂、花椒、大料、砂仁、山艾、白芪、陈皮、肉寇、草寇、小茴、大茴、葱姜,肉酥烂时出锅,咸香味醇。

50年代初,曹家兄弟租下北门西大生祥百货店一小间门面,取字号“冀州曹记驴肉”,窗口卖货,后屋炖肉。又在东门里文庙对面租了间门面房,开了“冀州荣祥曹记饭店”,俗称冀州馆,主营驴肉火烧、驴杂汤、冀州焖饼,也卖些简单的炒菜,生意火爆一时。

与天津小吃三绝齐名,曹记五香驴肉的酱肉老汤,传了几十年

与天津小吃三绝齐名,曹记五香驴肉的酱肉老汤,传了几十年

天津老城里

50年代中期公私合营,冀州曹记驴肉店与其他酱货老店合并,组成天津食品公司,冀州馆与其他饭馆合并,成立了南开区饮食公司中立园饭馆,地点还在文庙对面。刘少奇、王光英曾到中立园吃过曹记驴肉,京剧艺术家裘盛戎、荀慧生、李少春等人也几度光临,对曹记驴肉的评价很高,裘盛戎认为吃驴肉对保养嗓子有好处。

80年代,天津副食行业的天盛、天宝楼、天福楼、月盛斋、永德顺、曹记驴肉六家传统风味酱制品商店,和天昌、同生、玉川居三家酱园,先后挂出了老牌匾,恢复经营特色,但仍是国营店。

曹记驴肉开在辽宁路上,又叫“天津酱驴肉店”。因为驴肉经常脱销,时有时无,只好用猪肉酱货替代。后来商家与河北省曲阳县贸易货栈挂上勾,每星期购进一车驴肉,合四、五千斤,每百斤生肉出五十斤熟肉,日销量五百斤,每天接待千余名顾客,供不应求。

与天津小吃三绝齐名,曹记五香驴肉的酱肉老汤,传了几十年

与天津小吃三绝齐名,曹记五香驴肉的酱肉老汤,传了几十年

驴肉

南开区饮食公司的中立园饭馆也在东马路恢复经营,店内有五十个座位,卖锅贴,窗口售货卖传统风味冀州曹记驴肉和驴肉头、驴熏肠、驴杂样等熟肉制品,曾在曹记驴肉店工作过三十多年的老职工亲自掌灶操作,肉烂味香,风味不减当年。中立园饭馆又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冀州曹记驴肉”商标。

1984年,天津市饮食公司评选第二届优质食品,经过二十多天的名师鉴定、群众投票、领导审查,评出最佳食品23种、优质食品51种。最佳食品除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三绝”外,还有河北区的什大酥、和平区的碗喇嘛糕、河东区的芝兰斋糕干、塘沽区的如意粘糕,红桥区的大福来锅巴菜,以及起士林大板巧克力、桃李园宴席点心、玉华台淮阳汤包等,南开区的曹记驴肉位列其中。

与天津小吃三绝齐名,曹记五香驴肉的酱肉老汤,传了几十年

驴杂汤

1985年元旦,南市食品街开业,曹记驴肉第五代传人曹舟信老师傅到食品街曹记驴肉店当技术指导。南市食品街开业是天津的大事,开业联欢会请来一众文化名流,其中包括国画大师黄胄,他擅长画驴,与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齐名。

曹记驴肉店经理请黄胄画驴。黄胄说:“不画。怕被你们宰了!”经理笑答:“宰了不也是为人民服务吗?”黄胄含笑执笔,几只形神兼备、娇憨逗人的小毛驴跃然纸上,随即题字:“曹记驴肉馆刀下留情!”他的画气韵生动,线条多变,一语双关更是妙趣横生,为曹记驴肉留下美谈。(文:何玉新)

与天津小吃三绝齐名,曹记五香驴肉的酱肉老汤,传了几十年

黄胄为曹记驴肉画的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