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大家又开始要搬砖了。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小程序近期的大事件:首先是QQ小程序的推出,然后是微信支付分上线。周六,今日头条正式官宣小程序。

小程序生态还在快速成长期,这让手机厂商倍感压力。央视《交易时间》认为,未来80%的App都会被小程序所取代。这代表着手机桌面将会被小程序所占领,手机厂商的增值服务受到极大的威胁。

2018年3月20日,国内最大的手机厂商联合推出“快应用”。“无需下载,即点即用”这样的概念与微信小程序如出一辙。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大安卓手机厂商参与快应用:华为、小米、vivo、OPPO、魅族、中兴、联想、努比亚、一加、金立。

安卓大军联合对抗微信?“快应用”刚出来时,并不被看好。毕竟微信发展到现在,已经比安卓手机的粘性还要更强。快应用经过大半年的孵化,现在终于放出最重磅的能力。

把网页都变成快应用?

近期,程序妹发现,使用小米、华为等手机,在进入一些网页时,都会直接打开快应用。不只是系统浏览器,连UC浏览器都不能“幸免”。

根据快应用的官方介绍,网页入口还不止在浏览器中,包括微信、微博分享的H5都能打开快应用。就是说,好友微信分享给你一个App服务,你无需下载可以直接使用。

在大家担忧快应用需要培养用户习惯的时候,网页入口就出现了。除此之外,快应用还有“负一屏”和“全局搜索”两大入口。

2大入口对标微信

1.负一屏

手机桌面左划进入,上方出现常用的快应用。这个入口对标微信首页下拉,但对用户来说,负一屏的入口似乎更浅一些。

2.全局搜索

手机桌面下拉进入“全局搜索”,可以搜索相关轻应用。例如华为手机搜索“东方财富”。但目前没有达到微信搜一搜的服务直达能力。

网页转跳、负一屏、全局搜索……手机厂家通过开放用户最浅的入口,让用户最快触达快应用,从而在入口的方便程度抢得领先。这样的入口优势,能撼动微信小程序吗?

将加快“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实际上,快应用有独特的优势,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快应用除了入口优势外,还有原生体验的优势。快应用的用户体验几乎等同于App。相比微信小程序,对于复用率高的服务来说,用户更加倾向使用快应用,例如查公交,叫外卖,打车等。

缺乏场景是快应用最大的缺点。没有微信的社交场景,也没有今日头条的丰富内容。仅以操作系统承载的快应用,缺乏使用场景。目前快应用正在接入扫二维码、信息流、LBS等,但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好。

其实,无论是小程序还是快应用,其根本的理念是“即用即走”。快应用的出现也将促进“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用户来说,可以更便捷地触达服务。对于企业来说,他们的服务更容易实现数字化,推广成本更低。让服务,回归本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