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和轨迹。疫情阻击战中,一批95后、00后大学生,用逆行、冲锋、无畏、执着、坚守和奉献,履行着年轻一代的使命和担当。

献县90后大学生张海旭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的父亲是社区人,我是社区人的后代,我有责任和义务为社区防疫出一份力,我要和父辈们共同战斗!”。2月9日,张海旭郑重向平安街道晨曦党支部递上一份“请战书”。

今年22岁的张海旭,是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一名大学生。春节假期,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他在家自觉隔离观察14天后,主动请战参与社区疫情防控。

张海旭介绍,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他在家就没怎么看到过父亲,偶尔回家换衣服,连饭也顾不得吃,他总说单位太忙了离不开。

“我知道我爸和社区的叔叔阿姨们这些天起早贪黑、加班加点特别辛苦,我觉得我作为一名大学生也应该为社区做点贡献……”张海旭说。海旭的爸爸张焕良是平安街道办事处的主任,管理服务“多半个县城”、98个小区和家属院,总人口6万人以上,从正月初一到初七,他和书记王茂贞带领着社区47名工作人员连续奋战7个昼夜才完成辖区人车的第一遍筛查。

疫情防控事关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只许干好,不容有失。在这场社区防疫战中,任何一个参战者绝不仅仅是加班加点、时间和体力上的付出。身份是“编外”,干的却是主力的活。

在社区,海旭笑着说自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张海旭充分发挥自己熟悉电脑、网络和微信的优势,前几天帮助晨曦社区赵主任录入摸排信息、完善人员台账、统计上报表格。过几天帮助友谊社区耿燕主任入户排查走访、张贴通告和居民温馨提示,急活一停下来,海旭又开始主动打扫办公室卫生、对楼道和每个门把手挨个消毒。一会儿,海旭又开车拉着叔叔或阿姨拿通知、送材料;企业复工复产开始后,海旭又帮忙查询筛选信息,给辖区符合条件的670人审核材料。

张海旭说,自己年轻、干活不累,多干点,叔叔阿姨们就有可能多休息一下。

他常听自己的父亲说社区人少活多,有了亲身经历才知道他们多不容易:从入户排查、登记台账、数据汇总,到梳理推送信息、核查涉武人员、追踪密切接触者、协调消毒隔离,乃至安抚群众情绪、解答居民问询、规上企业复工、居民电子通行证申报,他们都要参与把关,加班加点还怕出纰漏。更别说支援武汉、顶风逆行的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了,他(她)们工作更累、付出更多、更辛苦、工作也更危险!

对每个人来说,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个难忘的春节,对海旭来说,2020年又是他学生生涯中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超长寒假”。

海旭的姥姥姥爷年事已高,生活需要照顾,爷爷又在春节期间生病住院,父母工作都忙,里里外外都靠他一个人张罗,疫情迫使他成了“当家人”。

3月7日,平安社区组织捐款,张海旭拿出自己的二百块零花钱决然地放进了捐款箱。他说:“我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每个人都奉献一份力量,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