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夏天,微信朋友圈里都要疯转一波关于蜱虫的各种谣言。被它咬了之后什么致命的、吸血的、抽筋的、扒皮的,说法真的是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说得确实没错,那就是蜱虫叮咬后确实会得病、一个不小心也会死!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蜱虫,它到底有多可怕有多恐怖。

杀手榜亚军——蜱虫

蜱虫是一种会向人类传播疾病的病媒生物。它对于人类的危害仅次于蚊子,在人类史上每年,蚊子造成的人类死亡的概率比战争、疾病多得多,是人类的第一大杀手。但有研究证明显示,蜱在造成人类死亡的地位上仅次于蚊子。大多数“因蜱而死”的人,其实并不是被它咬死的,而是被它传播的疾病感染致死的,所以说它传播疾病的能力是很强的。

蜱虫4个阶段的生活史

大家在生活上习惯把这种昆虫叫做蜱虫,但从专业角度来说它的名字就只有一个字“蜱”。以下这张图就是蜱的一生。

虫卵先由雌性蜱虫产下,在孵化后变为幼虫,幼虫经过一段时期后长大变为若虫,若虫再变为成虫。这个就蜱虫一生四个阶段的循环。

蜱从分裂学上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的物种,它和它的亲戚蜘蛛一样拥有八条腿。蜱最奇特的一点在于,它不像大多数传播疾病的昆虫一般具有6条腿。蜱在幼虫时期也是6条腿,直到长成若虫后才进化出其余的两条腿变为8条。

蜱虫空腹状态下不及一粒芝麻大,吸血后却可以达到黄豆大小,所以在被它叮咬后,我们一般是很难发现的。

蜱的种类

我国发现的蜱就有100多种,相对“性格特点”也有所不同,像江苏的「长角血蜱」比较温和,平时只会潜伏在草尖上,不会主动攻击人,只有人为接触才会吸附到人类身上。而像新疆的亚洲璃眼蜱就比较凶猛,除了容易传播新疆出血热外,还会主动攻击人。看到有人站的地方就会像古墓中的「尸蟞」一般蜂拥而至。

蜱虫叮咬后表现的症状

由于被蜱叮咬即使传染疾病也要经过一段潜伏期才能体现出来,最早可能只会有一些发热、皮损、水肿性丘疹、红肿、水泡等症状。

被蜱虫叮咬后会传染疾病

被蜱叮咬后对人最大的危害是会传染疾病,疾病的种类包括:莱姆病、森林脑炎、发热伴血板减少综合症等。而其中的莱姆病是蜱虫在北半球散布最广的疾病。根据推估,在美国每年有近300,000人罹病,而在欧洲则有近65,000人。且大约有10%~20%的人即使经过妥善治疗仍会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中有关节痛、记忆障碍、以及精神不济的症状。

所谓的脾瘫,就是蜱虫叮咬后导致的一种暂时性的瘫痪,但这种疾病比较罕见,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当蜱虫叮咬后,它唾液里的一些毒素进入人体后,导致人体暂时性的瘫痪。

蜱虫喜欢叮咬的位置

一般蜱喜欢叮咬在人类的耳朵后面,脖子这边、大腿根部、腋窝下面这些皮肤比较细嫩的地方。小孩子的头皮也是蜱喜欢叮咬的地方,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注意。

在蜱接触皮肤时,便会用假头里的鳌肢把皮肤钻出一个孔然后把口器探进去吸血,咬破皮的同时会注入抗凝剂,但此时人是无痛感的。

蜱虫叮咬后的处理方式

在被蜱叮咬吸血后,很多人会直接用手把它拍死,这样做是绝对错误的。因为蜱的口器带有倒刺,一旦用外力拍打后非但无法把蜱虫整体取出来,还有可能使口器折断遗留在我们身体中造成发炎、感染疾病的情况。正确把蜱虫取下来的方式:“用有尖头的镊子紧贴皮肤,把蜱虫的头部跟皮肤接触的地方尽量往皮肤底下压,在压住后要「快准狠」的一下子把它夹出来。如果身边没有镊子也不要擅自采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除蜱虫,不然可能会引起伤口感染发炎。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处理才是正确选择。

野外踏青旅游注意事项

蜱虫是不会飞的,如果我们到野外去旅游、踏青,回家后当天晚上一定要记得洗澡,洗澡后要把自己身上都摸个遍看看有没有蜱虫吸附。

在外出游玩时要尽量避免坐在一些野生的草丛上面,走路的时候尽量走路的中间,不要去贴着草走。然后裤腿袖口一定要扎紧,脖子领口处的纽扣要扣紧,倘若结伴而行外出游玩,在经过草丛树林的地方就需要相互检查。

驱虫剂的选择

市面上的很多花露水并没有驱蚊避虫的作用。真正能起效的驱蚊水必须含有两种有效成分,一种是避蚊胺(DEET),还有一种就是羟哌酯。大家在购买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瓶身上的成分表里是否含有这两种的其中一种

我们不要觉得蜱很恐怖,其实跟蚊子是一回事,我们平时被蚊子咬过的人有很多,但真正经过蚊子叮咬得病的,还是相对比较少的。蜱虫的叮咬也是一样,并不是说每只蜱虫都带有病毒在叮咬后都会得病,它是有一定的概率的。所以大家不要太过害怕,更不要「谈蜱色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