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像对联文化,始源于五代十国,至今上千年的历史,历史上出现了多少的名人雅士,创造出了多少的千古绝对,像宋朝的苏东坡,明朝的解缙,清朝的纪晓岚,这些个历史名人,都在对联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他们的对子趣事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有趣谈资,令人看后回味无穷,乐趣颇多。

清朝康熙年间,时任礼部侍郎的是个叫王应元的人,此人刚正不阿,不喜迎奉,洁身自好,是个难得的清官典范,他敢于和贪腐势力做斗争,直言不讳当面指出错误之处,但也因此得罪了一大批的官员,最后被人诬陷免职回到了广东番禺家乡。

回到家乡后,王应元以打鱼为生,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倒也自乐悠哉,没有朝堂中的尔虞我诈。一天,有个书生模样的人来到了江边,对着王应元高声喊道:“喂,栋叔,把我载过江去吧!”

这广东话的“栋”是指撑船竹竿,对打鱼人称“栋叔”,含有轻蔑的意思,王应元一听,见此人穿着打扮是个书生模样,没想到全然没有一丝读书人的素养,且态度傲慢,出言不逊,心中有些不悦,就想着为难他一下。

王应元想了想,说道:“我这里有一个上联,你如果能对出下联,我便免费载你过江,否则,就对不起了”,言毕,王应元脱口而出一上联来

上联:水满船浮,小子无知称栋叔

那书生一听,觉得这上联颇为简单,知道上联是在说刚才自己的无礼,但是心中却非常的不屑,当即不假思索的吟出了一下联

下联:风吹叶落,渔人不识礼先生

书生的下联,相比于王应元的上联,更显张狂之极,下句中的“礼”做动词用,“尊重”的意思,王应元称对方为“小子”,破不客气,对方称王应元为“渔(愚)人”,自命为“先生”,颇为狂傲,反而倒打一耙,说王应元没尊重他。

双方针锋相对,异常热烈,最后虽胜负不分,但那书生终究对了出来,王应元无法,只好载那书生过江,但从另外一面来看,书生虽赢了,却输了斯文,他输掉了读书人应有的修养,全然没有一丝的斯文,虽赢犹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不管何阶层的人,都应该心存尊敬,给别人尊敬才是对自己尊敬,不要仗着自己肚中一点文墨,就随意的轻蔑别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是这书生还没碰到让自己出糗的人罢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