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能够活到200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这是一个女人的豪言壮语,这也是一个女人的人生宣言,你很难想象这个女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她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也是为人所传颂的凯瑟琳大帝,她的人生就是个传奇!

叶卡捷琳娜二世本名叫索菲娅﹒奥古斯塔,是德意志一个小公爵的女儿,1744年的冬天,正值二八芳龄的索菲娅公主来到了莫斯科,年轻的索菲娅公主受到了女皇伊丽莎白的赏识,被定为未来皇储的妻子,然而残酷的现实使这位来自普鲁士的公主认识到这场婚姻不过是一场政治联姻。

彼得坦言自己并不心仪这位姨母为自己精心挑选的皇后,即使尊贵的公主几次三番主动向王子示好也被拒之于千里之外,彼得一方面确实玩唳骄纵,一方面自身条件也确实配不上美丽可人的索菲亚,自尊和自卑同时降临在这位王储身上,自然他无法接受她的爱更无法回应这份爱,但这无疑使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公主倍感失落。

但索菲亚很快就明白了,已经离开了故乡就绝没有回头路,她必须在俄罗斯站住脚跟,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就是她必须成为一个俄国人,索菲亚把空余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此同时,她也在处心积虑的积蓄力量,取得了俄国贵族和军队的支持,1762年,叶卡捷琳娜在近卫军军官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囚禁了继位仅半年时间的丈夫彼得三世,自己登上了俄国沙皇的宝座。

叶卡捷琳娜接手时的俄罗斯已经是千疮百孔,伊丽莎白一世的挥霍无度早已使国库空虚,彼得三世短暂的在位也无所政绩,她在日记中写道:"国库空虚,军中已三月无饷;商贸日益凋敝,多有囤积垄断之现象,国政松弛;军机各部亦有欠款之举,海政疲惫,几近崩溃;司法沦为铢两悉称,律令之行惟强者是瞻。"

鉴于这种情况,叶卡捷琳娜二世提出了一系列施政目标,更重要的是她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如果俄罗斯想要获得自身民众和周围邻国的尊重,俄罗斯必须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强权国家。

为了重新审议俄国法律,出农民以外所有阶层均参与立法,叶卡捷琳娜亲自为委员会编写了《圣谕》,其中广泛的使用了先进的西方先进思想,后颁布《御赐贵族特权诏书》,进一步扩大贵族的权力,使贵族成为特权阶层,紧接着出台《御赐城市特权诏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民的政治经济地位。

对外,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个成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不但扩大了俄罗斯的领土,同时打开了通向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击败了土耳其和瑞典,瓜分了波兰,从而得到几乎一半波兰的领土。

拥有男人般的胸襟和豪情的叶卡捷琳娜坐在王位的宝座上,尽情地与她的“同盟”共同分享胜利的果实,尽管在叶卡捷琳娜的血管里没有一滴俄国人的血,但她却成功地把自己打扮成俄国的化身,而那场俄国著名的天花之疫,女皇用自己的方式和臣民进行了一场温柔的角逐。

那一次,一场天花来势汹汹,蔓延了整个俄国,叶卡捷琳娜二世决定从英国引进天花疫苗,然而,当时的俄果仁教育水平有限,根本不相信这个方法,他们宁愿向上帝祈祷,也不愿意接种,但女皇坚持她的决定,并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亲自接种疫苗以示国民,经过这一事后,国民们更为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品格所折服。

到了18世纪末,俄国虽然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扔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可是由于广大的幅员与强大的军力,它已经跻身于欧洲列强之列了。

连续多年的对外战争,消耗了俄罗斯帝国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而这些负担全部转嫁给农民身上,在叶卡捷琳娜纵容下,贵族们穷凶极恶地压榨农民,终于在1773年酿成了俄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普加乔夫农民起义,叶卡捷琳娜二世利用起义军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的特点,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镇压了这次起义。

1796年8月,叶卡杰琳娜二世因中风病入膏肓,垂死之际,她还念念不忘自己占领全世界的梦想,11月17日,叶卡特琳娜二世在没有恢复知觉的情况下去世,享年67岁,之后,她的儿子保罗登基成为沙皇,是为保罗一世。

反观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一生,如同一个真实女人的奋斗史,在她身上,你会看到她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给自我创造希望、自我实现希望,虽然她的奋斗史残酷而野蛮,然而展现给我们的却是那个时期俄国的辉煌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