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默觚》九句传世金言,有深度有内涵,发人深省

一、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绳古,是为诬古。

出自清·魏源《默觚·治篇》。用古代的准则来衡量现在的问题,是对现在问题的扭曲;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古代的问题,是对古代的污蔑。

二、为治者不专注其大而但事节目,则安危否泰之大端失之目睫矣。

出自清·魏源《默觚下·治篇》。治理国家的人不注意大事而只专注小事,那么安危、成败的大事就会坏在眼前了。

三、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

出自清·魏源《默觚·学篇》。在夏天最热的时候,便不会再继续热了,只会生出寒冷;在冬天最寒冷的时候,便不会继续寒冷,只会生出暑热。这句话说明了事物达到了顶峰,便会向其对立面发展。

四、善琴弈者不视谱,善相马者不按图

出自清·魏源《默觚·学篇》。擅长下棋与弹奏乐曲的人,不会总盯着琴谱与棋谱;擅于相马的人也不会看着图片来辨别马匹的好坏。这句话喻指治理国家不必拘泥于陈规旧律。

五、天下事,人情所不便者变可复,人情所群便者变则不可复。

出自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五》。便:指方便、有利。天下事情的变革,如果使众人感到不利、不便,仍可能变回来;如果使众人感到有利、方便,为众人所拥护,那么变革后就不可能再变回来。这句话指出变革之能否施行,是以对众人是否有利、是否得到众人拥护为标准的。

六、强人之所不能,法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

出自清·魏源《默肌下·治篇三》。强行让别人去做一些不能完成的事情,这样的法律一定建立不起来的。禁止人们一定会出发的行为,这样的法律也是行不通的。

七、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出自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如果不知道一个人的短处,又不知道一个人的长处,不知道一个人长处中存在的弱点,也不知道一个人短处中还有优长,就不可能合理地使用人,也不可能正确地教育人。

八、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出自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辟:这里同“避”。用人的原则是,尊重、使用、发挥人的长处,避开人的短处;教育人的原则是,发展、成全人的优长,克服、纠正人的短处和缺点。这句话指出任用和使用人要扬长避短,教育人要扶长克短。

九、学问之道,其得之不难者,失之必易。惟艰难以得之者,斯能兢业以守之。

出自清·魏源清·魏源《默觚上·学篇七》。学问的道理,得到它不困难,失去它必定也容易;只有经过艰难困苦而获得的学问,才能兢兢业业地守护住它。这句话是说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不加珍惜,因而也容易失去;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地得到的东西,才会倍加珍惜和爱护而得以保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