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辩论:《孙子兵法》强调不把敌人逼入绝境,在军事上正确吗?

这是一则在美国版知乎quora上面的讨论,讨论:为什么《孙子兵法》说永远不要把你的敌人逼入绝境?我们看看国外网友的见解!

Alexander Serebriansky,军事爱好者

我认为孙子在这个问题上错得离谱至少在操作层面上是这样的。把你的敌人逼到死角,使他们无法逃脱或有效机动,是西方战略战术的中流砥柱。困住敌人可以让你达到这几个目的:

1、降低他们的机动能力。即使你的敌人有数量优势,把他们打进一个封闭的空间,阻止你的敌人部署他们的所有部队对付。“塞莫皮莱战役”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2、围困或包围你的敌人不仅能让你打败他们,还能彻底歼灭他们的军队,是自“坎尼会战”以来战术和战略的中流砥柱。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获胜机会。仅供参考,你应该对孙子的《孙子兵法》持保留态度,中国在历史上经常遭受军事失败。

国外辩论:《孙子兵法》强调不把敌人逼入绝境,在军事上正确吗?

Managmo,了解中国文化,熟悉军事

这里有很多答案,迫不及待的质疑孙子。你真的读过这本书吗?真的读过整本书吗?这不是一本很长的书,它只有7573个字,相比之下,我在大学的毕业论文都有2万字。

为什么《孙子兵法》说永远不要把你的敌人逼入绝境?真的吗?这是孙子写的吗?多么肤浅,多么明显的错误,真是一个被高估的骗子。除了在quora上看到这个问题,进入“触发”模式,质疑《孙子兵法》,你真的仔细读过这本书?如果你真读过,你就会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

我找不到"永远不要把你的敌人逼入绝境”的原话,这个说法的来源应该是这一段: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贵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翻过来是:对占据高地、背倚丘陵之敌,不要作正面仰攻;对于假装败逃之敌,不要跟踪追击;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强攻;敌人的诱饵之兵,不要贪食;对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队不要去阻截;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

国外辩论:《孙子兵法》强调不把敌人逼入绝境,在军事上正确吗?

Hersk,学习历史,热爱东亚历史

首先,他从来没有说过,你不该包围敌人。他说的是,包围他们,但绝不完全包围,要给敌人留个小口子。如果你看过《权力的游戏:私生子之战》,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这是有道理的。虽然这是虚构的,但我相信,如果他们读过《孙子兵法》,那么中世纪欧洲的战略家们都会同意《孙子兵法》看法。如果你完全包围了军队,即使是最胆小的人也会忘记逃跑,团结起来跟你战斗,但是如果有机会逃出去,即使是最勇敢的人也会试图挤过缺口然后逃走。你愿意攻打一支统一团结的军队吗?还是打一支逃跑的军队?是个人都选后者,不需要动脑子。

为什么你不应该向一个绝望的敌人施压?很明显,你可以包围一支敌军。但是,如果和平投降已经摆在桌面上,那么他们就不会像问题所说的那样"绝望",或"走投无路”,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正规军队都会有这样的口号:“放下武器,我们保证你的安全!”想象一下,如果你喊着:“别挣扎了,你无路可逃,呆在原地,我们会来杀掉你们所有人,抓走你们的女人,奴役你们的孩子。”毫无疑问,被包围的人会和你战斗到最后一刻,会为他们每一颗子弹射进你们的身体而高兴,即使他们牺牲了十个人的生命。这样,你就创造了一个“绝望和走投无路”的敌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