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中国目前仍在疫情期间,仍有很大的防控医疗物资的需求,但还是向意大利伸出援手进行医疗援助,这让麦克雷教授很受感动。”麦克雷说,让他觉得最了不起的是中国人如何在疫情期间迅速找到应对之策,如网课和快递服务,想尽各种办法尽量把学习、生活活动带回正轨,渡过难关。

来自意大利的汉学家麦克雷·费列罗(Michele Ferrero)已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拉丁语10年,最近他的日子有点不一般。“十几天前我滞留香港,既无法回到意大利,又不能直接回北京。最终北外校方想办法进行沟通帮助我回到了北京,我特别感动。”麦克雷教授对《今日中国》记者说。

▲麦克雷教授。

最近这一个多月是中国人民艰难的时期,也是麦克雷教授感觉特别温暖的日子。他说,中国同事和朋友们经常会嘘寒问暖。在隔离期间,帮助购买食品的中国同事甚至还专门买了意大利面。“我的两个助教帮我做好了网络直播课程的一切准备。”麦克雷教授在他熟悉的北京公寓里“复工”,进行他人生中的初次直播尝试。

盼望早日回到校园

尽管网上与学生交流是常有的事儿,但网上直播课程对麦克雷教授还是全新的事物。“这个体验很新鲜,我正努力学习。”麦克雷说,让他觉得最了不起的是中国人如何在疫情期间迅速找到应对之策,如网课和快递服务,想尽各种办法尽量把学习、生活活动带回正轨,渡过难关。

“在防疫的同时,全国范围内的学校都在提供网课,这太让人惊叹了。这是应对特殊时期的一个特别棒的办法,也是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应对疫情的完美例子。”麦克雷称赞道。

尽管老师和学生们都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但是无论是麦克雷教授,还是他的学生们,都盼望早日回到校园。

“置身一个真正的课堂里,老师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反应,可以让那些有意愿的同学回答问题,还可以看到大家的互动,尤其是语言学习。”麦克雷说,他现在特别怀念在校园里课前、课后与学生的交流。

▲ 麦克雷教授期盼回到这样的课堂上,跟同学们互动。

中意友谊让人感动

随着新冠病毒在意大利蔓延,麦克雷的中国同事和学生们不断向他发来问候。“他们对我的家人表达了各种支持和问候,让我很感动。”麦克雷说。

麦克雷的家在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Piedmont)大区的库内奥(Cuneo),接近都灵,目前受疫情冲击不是很严重。“但是大家也都提高了警惕,像在中国一样,基本不出门,只出去买必需的生活用品。”麦克雷介绍说。

在他看来,中国控制人口流动的抗疫作法非常有效。由于中国是第一个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国家,并且目前已经取得了很明显的抗疫成效,意大利正在学习中国经验。“我觉得意大利目前正采取跟中国一样的做法。比如号召大家尽量不出门,减少人群接触,这非常、非常重要。同时意大利的医院也在采取跟中国一样的做法,那就是减少其他不紧急病患的服务,全力应对新冠肺炎。”

尽管中国目前仍在疫情期间,仍有很大的防控医疗物资的需求,但还是向意大利伸出援手进行医疗援助,这让麦克雷教授很受感动。“这是中意友好的一个体现。我们两个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友好交往历史。”

谈起学习拉丁文的初衷,麦克雷告诉记者,“十六七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介绍基本都是用拉丁文。他们对中国的描述太让我着迷了。他们所描述的中国的各种传统和文化,在今天的中国仍旧能看到,这也充分表明了中国是一个有不间断的历史文化传承的国家。”麦克雷说,关于中国文化,让他着迷的地方特别多,尤其是那些生活小细节,包括人们之间如何相处,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尤其是儒家思想。

目前,麦克雷担任北外拉丁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市场上能看到的拉丁语学习教材有很多都由他编写。他说,希望中意友谊能不断延续,他也会作为两国文化的使者,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