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A主席让·托德认为中国应该提升对世界汽车运动的野心,而且以中国的体量理应取得远高于当前的成就。

一个星期前,F1在中国大奖赛期间庆祝了锦标赛历史上的第一千场里程碑。期间,F1也完成了在中国的第一次路演,由中国F2车手周冠宇和入围全新的W系列赛的杰西卡·霍金斯在新天地的马路上驾驶赛车进行了表演。

托德对于第一千场大奖赛在中国的成功举行感到“高兴”。他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展现了赛车运动和汽车工业在中国的良好发展。

然而,在F1近七十年的历史上,至今只有两名中国车手在大奖赛周五驾驶过赛车,还没有中国车手参加比赛的纪录。相反,在亚洲其他国家,除了很早就参与F1的日本,马来西亚、泰国、印度也都有参加正式比赛的车手。眼下,今年被雷诺任命为F1车队研发车手的周冠宇被认为最有希望代表中国填补这个空缺。

对于这个话题,托德向中国专业体育报纸《体坛周报》表示:“我很高兴有中国年轻车手参加国际赛事,但是14亿人至今没有一名参加F1比赛的车手?”

论目前为止中国赛车在世界车坛的成就,应该是蔚来和钛麒赢得电动方程式车手年度冠军;马青骅在世界房车锦标赛(WTCC)中代表雪铁龙赢得回合胜利,以及中国汽车品牌领克在本赛季世界房车杯(WTCR,原WTCC)揭幕战上首次参赛就获得比赛胜利。另外,成龙DC车队在2017年勒芒24小时里夺得LMP2组冠、亚军以及全场第二、三名。

然而,蔚来、钛麒、成龙DC车队以及现在的领克都由外国专业赛车团队负责运作。也就是说,并没有真正的中国团队在参加高级别的国际性赛事。

“我们应该有中国F1车队、中国人自己运作的FE车队,”托德继续说,“耐力赛中有成龙DC车队,但他们不在最高组别。我们需要的是中国车队参加最高级的赛事。我希望中国可以更有野心,中国的汽车厂商应该更多地参与国际赛事。在我看来,中国有足够的能耐在汽车运动里取得远远超过现在的成绩。”

曾经几次传出过关于中国资本收购或组建F1车队的传闻,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虽然接管F1的自由传媒希望在2021年新规则启用后有新车队加入,但也认为中国元素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更好的商业体系,让你无论从哪个层面参与进来,都看到一个良性的循环,”F1商业总监肖恩·布莱切斯说,“如果是英超、德甲、NBA的球队转让,会有很多亿万富翁排着队去收购。但是我们看到马诺F1车队破产后无人问津,而他们的财产只能上电商拍卖。”

“其实,我们收到过来自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关于组建车队的询问,但是我们正在与国际汽联、车队们紧密合作,制定新规则。我们试图打造一个新的体系,让所有的参赛车队都能开发出其应有的价值。我相信当这个计划实现后,我们会看到中国企业或者个人参与进来。”

对汽车运动的新兴趣

2017年初,自由传媒接手F1后明确表示要进一步提升这项运动的商业价值,为此掀起了一场改革,目标在提升赛事观赏性的同时,通过吸引年轻一代受众,开发出从前被埋没的市场潜力。

作为世界汽车运动管理机构的主席,托德承认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赛车的看法和参与方式都在发生改变,因此他欢迎新想法。

“F1一直很受欢迎。但是现在人们对汽车运动的态度肯定与30-40年前不同了,”托德说,“从前每个人都想拿到超级驾照,但是现在整个世界不同了。很多年轻孩子可能没法成为职业车手,但是他们在家里用游戏机来玩赛车游戏,参加专门的比赛。人们接近汽车运动的方式已经改变了。”

“这很重要,意味着我们需要以新方式来推广汽车运动,需要了解新的兴趣点在哪里。我们参与赛车,都是凭借年轻时候的热情,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肯定有不同的想法。”

“我觉得自由传媒现在做得很不错。希望他们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