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大家现在好像都很热衷于谈国学,要强调国学教育,推广国学文化,但说起哪些是国学,哪些不是国学,没有定论,也没有权威人士出来发表一下意见。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以史为鉴说国学!

近年来,谈国学的人渐多,似乎不谈国学不能称为国人。可是,近些年谈国学的人,一谈国学就说儒家之学(简称儒学),以为除了儒学,就没有国学;或是认为,只有儒学才是真正的国学。

大家现在好像都很热衷于谈国学,要强调国学教育,推广国学文化,但说起哪些是国学,哪些不是国学,没有定论,也没有权威人士出来发表一下意见。它把各种业已存在的学术门类(哲学、历史、文学等等)搅和搅和划到一个国学的名头下面,但却没有没有借此创造出什么新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他满足的是人们再次发掘本国传统、本国文化的冲动,重点在“本国”,而非“文化”。一群把国学定义为三字经+弟子规的人很多都是为了推广他们的经济利益。

以史为鉴说国学!

用现在的分科可以划为古汉语、文献学、博物馆学、图书馆学、考古学、哲学等十几个专业,门槛高圈子小,一直在各大高校、研究所、博物馆默默的做研究。

“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中西大碰撞大融合,传统文化内部的小差异,被“中”、“西”的大差异遮盖,催生了国学这个奇特概念,它的背后,我认为是民族主义。所以才会有以下说法:

柳翼謀認爲,凡源承華夏文化之中國學問,無論古今,皆為國學:“予對國學之界說,必非佛學及洋學,……須從古先聖賢,未受佛學洋學之薰染時講清,而又包括後來之漢學、宋學,以及今世所講政治、經濟、財政、社會、教育等,始可言國學。”(《國學之界說》)摘自维基。

以史为鉴说国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