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此可见,张元济之所以辞任京师大学堂总办,一是不愿与志趣不同的人共事,二是对孙家鼐的办事作风印象不好,由此而不愿担任此职。戊戌年变法开始后,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于当年四月二十五日(6 月13日)向光绪皇帝保荐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张元济与梁启超等人。

作者:金满楼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春,在各省举人来京会试之时,被目为“变法先锋”的工部主事康有为先后在粤东会馆、贵州会馆等处发表演说。

在听众当中,浙江才子、刑部主事张元济即在其列。事后,张元济对康有为的看法有所保留,其对同乡汪大燮说:

“(康)意在耸动人心,使其思乱,其如何发愤,如何办法,其势不能告人”;

此外,“康在桂馆刻俚言书多册分送,其中说话亦无甚奇,惟每说及则称‘康子’,而‘康’字必大于余字数倍。”

张元济,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同治六年(1867年)生于一个世代书香之家。

他本有机会成为首任北大校长,可戊戌变法时,他竟然拒绝了!

张元济的父亲张森玉系秀才出身,后因科场拥堵而往广东捐官,其先后在肇庆、乐昌做过巡检之类的佐贰官。积累了一定资历后,其又曾前往海南署理过会同、陵水两县知县。

也正因为如此,张元济虽然原籍浙江,但他实际生于广州,在14岁回乡应童子试之前,他也一直在广州生活。

但很不幸的是,就在张元济返乡第二年,其父因病卒于海南任所。

尔后,张元济的母亲以一人之力拉扯儿子努力向学,而张元济兄弟也很争气,其于光绪十年(1884年)双双得中秀才。

5年后,张元济再接再厉,其于当年乡试中列全省第10名,同科中榜者还包括汪康年、汪大燮、蔡元培等后世名人。

又3年后,26岁的张元济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中进士并拨入翰林院深造,后经散馆考试分发为刑部主事。次年,张又以头名成绩考取总理衙门章京。

从履历上看,张元济无论在科考还是仕途上都堪称春风得意,这等智慧与机运,在万千读书人中可谓凤毛麟角。

尤为难得的是,张元济身为浸润传统文化多年的饱学之士,他却并不排斥西学。

他本有机会成为首任北大校长,可戊戌变法时,他竟然拒绝了!

在京官任上,张元济曾自学英语,并与志趣相投的陈昭常等八人发起成立健社,“约为有用之学”,之后又与诸人共同发起成立通艺学堂,以讲授英语、数学等西方新知识。

戊戌年变法开始后,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于当年四月二十五日(6 月13日)向光绪皇帝保荐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张元济与梁启超等人。

其中,徐致靖对张元济的保荐理由是:

“刑部主事张元济,现充总理衙门章京,熟于治法,留心学校,办事切实,劳苦不辞。在京师创设通艺学堂,集京官大员子弟讲求实学,日见精详。若使之肩任艰大,筹划新政,必能胜任愉快,有所裨益。”

张元济是如何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搭上关系的,目前还不是太清楚。不过,鉴于彼此都属于倾向于改革的维新阵营,立场上相互接近也属正常。

他本有机会成为首任北大校长,可戊戌变法时,他竟然拒绝了!

此外,张元济早年在广东长大,并帮助办理《时务报》在京的发行等事宜而与康、梁等人多有往来,尤其当梁启超与汪康年发生矛盾时,他还充当过调停人。

以上背景,大概就是张元济被徐致靖同折举荐的原因了。之后,大学士孙家鼐提名张元济为京师大学堂总办。

当然,这一提议也并不奇怪,因为后者在翰林院学习时,孙家鼐为教习,两人有师生之谊;更何况,张元济因办通艺学堂而声名鹊起,于新式教育颇具经验与见地。

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张元济最终婉言辞却了孙家鼐的邀请。在写给友人的信中,张元济做了如下解释:

“大学堂事,寿州(即孙家鼐)派弟充总办,业已奏准。因其所用之人多非同志,极力辞退。此事亦恐变为官事,步官书局之后尘。”

张元济提到的“官书局”及对孙家鼐的看法,其在写给汪康年的信中做了更详细的阐述:

“寿州(即孙家鼐)闻尚有心,弟曾有书上之,后屡谒而不得一见,观其行事,亦终难扫除朝贵气习。……其人如此,概可知矣。”

由此可见,张元济之所以辞任京师大学堂总办,一是不愿与志趣不同的人共事,二是对孙家鼐的办事作风印象不好,由此而不愿担任此职。

最终,京师大学堂总办一职改由李盛铎充任。以此而论,张元济错失了一个青史留名的好机会,要知道,如果他就任的话,他可就是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