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万达商业、万达文化、万达网络、万达金融之后,诞生的另一名万达新成员,预示着万达在战略层面已明确了重点发力大健康产业,轻资产运营,这也是万达幕后的品牌战略咨询公司--沪琛,为万达规划的第四次转型的重大项目之一。这也解答了近期万达海外并购受阻,国内资产出售的资产腾挪疑惑。

另一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从房地产转型大健康行业的企业有30家,包括万达、万科、保利、恒大等。而万达作为地产行业的老大哥,转向大健康行业,是中国地产行业的一个转折点,也从侧面证明房地产行业的红利期正在消融,而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充满想象。

据沪琛整理的数据,随着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和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至2021年,中国的医疗服务支出总额预计增至88368亿元。

面对偌大的医疗市场,万达在新成立大健康集团后,又将如何瓜分万亿的医疗市场份额?轻资产战略又将如何应用于大健康行业?


沪琛帮助万达进军大健康 向轻资产战略转型


去地产化,卖掉13个文旅城和77家酒店

沪琛为万达集团提出转型,万达表示未来不再做地产商。在一次公开的演讲中,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提到,希望在三到五年之内,万达能将把“地产”去掉。

为了转型,王健林提出了“2211战略”,即五年之内要让资产达到2000亿美金,市值超过2000亿美金,企业收入达到1000亿美元,企业利润至少要超过100亿美元,并将来自房地产的收入降到30%以内。

在确定“去地产化”战略后,王健林做了两件事:首先,坚决转让重资产项目,即万达自己投资并附带了住宅销售的项目,即使已经拿到地,这意味着万达决定舍弃一部分开发利润和资产增值,“轻装上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