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6点,正是下班时间,但寒风中却看不到几个路人,路边一对忙着打爆米花的老夫妻格外吸引目光,“嘣”的一声脆响,布满热气的白烟缓缓发散,习惯性的捂住耳朵,闻着爆米花发出的香气,似乎又回到了童年。小时候最喜欢奶奶买爆米花吃了。

老人和顾着和老伴说话,完全没注意旁边有人,他跟老伴说“袋子里多装些爆米花,那样好卖点”。对于在城市长大的孩子,这个黑乎乎的锅炉像一个“怪物”,但对于每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这个炉子沉淀着许多温暖幸福的回忆。

老人来自安徽,因为腿脚不好,来到杭州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才打起了爆米花,打米花的玉米,大米和小米都是自己老家种的,现在差不多每两个月就让往返杭州和蒙城的客车带一次。

老人平均每月收入只有1800元,也就是每天只有60块,如今市面上的零食越来越多,这种爆米花早就淡出大家的视线,有人说这个吃多了容易上火,有人说,这个铅含量较高,不敢吃。如今愿意买他们爆米花的人,也许仅仅是因为怜悯吧。

老人声音洪亮,一边摇着锅炉,一边与客人聊着农村老家和孩子们的故事,如今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夫妻俩放下了心头最大的一块石头,他们白天打爆米花,顺便捡些破烂,日子过的很充实,老人说现在自己在老家的生活已经属于中等偏上,自己很知足了。

老人的爆米花按袋卖,这样满满的一袋才卖3块,老人说除去房租和日常开支,每年还能存下万把块钱。对于这些,你们怎么看?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