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了分析题作答层次难点突破,这次讲解申论分析题的核心难点,论证

  柳夫子讲道理@微信订阅号 敬请关注

  分析题的前因后果需要你证明

  

  无论是解释理解某个情况,还是比较分析,你都需要根据材料把前因后果说清楚。

  简单地说,为什么是为什么不是。这才是分析题和概括题的区别。

  

  我郑重地提醒你,罗列一堆要点是没有意义的,那不是证明!就像你去点咖啡,人家不能简单地给你热水和咖啡粉,虽然冲泡在一起,就是咖啡

  

  因为论证的过程,就是题的给分关键。比如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申论分析题

  

  

  (二)给定资料2中,L村村支书面对村民土地调整的要求,发出感慨:“这样一来,我们的压力很大,看来村里的土地调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请根据给定资料2,分析他为什么感到压力很大。(10分)

  

  国家政策,村民需求,支书是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之间什么关系?你必须把这个内在逻辑写清楚,否则怎么能看出他压力大?

  

  你罗列一堆要点,让阅卷人自己去体会,人家凭啥给你分?

  把答案放在因果逻辑关系里去检验

  答案对不对,放在因果关系里去检验,就能看得很清楚,比如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申论分析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2,

  

  

  正因为国家土地政策必须保持稳定和土地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导致压力很大。

  

  类似的,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申论分析题

  

  

  (三)根据给定资料3,请你对画线句子“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加以分析。(15分)

  

  正因为人可以实现物品的智能,同时人的又不是简单地在物品上叠加功能,而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物品,才对应了句子所总结的情况。

  你的答案符合这种标准么?

  为什么和怎么办是两回事

  记住,凡是分析题教你写对策的,都是滥竽充数,不仅笨,而且坏。

  特别是,有些题你写对策,连基本可能性都不存在,比如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申论分析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2,

  

  你怎么解决?土地政策是基本国策,你能改么?村民需求是正常需求,你凭什么让人放弃?即不能改,又不能放弃,机构写的对策,就是典型的胡说八道。

  有同学问,既然双方都没有错,为什么村支书会压力大?这就是考点啊!你的老师没给你讲清楚么?

  你不会,是你的能力问题,有人会。谁会谁上位,不会你倒霉。公务员考试,不相信眼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