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有各种武林门派,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些门派吗,其实,金庸先生所描写的的确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一些门派的确实真实存在的,毕竟中国的武林发展那么久,有门派的存在也很正常,那么,目前还有哪些武术门派存在呢?

目前国家承认的几个主要门派有嵩山少林,武当派,青城派,峨眉派,昆仑派以及崆峒派。接下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几个门派

崆峒派

崆峒派现任掌门为白义海。崆峒派武术特点是"奇兵"(兵器),它不属于十八般兵器。崆峒派是传统中国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一代掌派人唐朝甘肃人飞虹子吸收了当时瓜州(现在的敦煌)等地的舞蹈,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花架门"。

原来金庸先生所记载的门派,竟然不是编的,在现实中竟真实存在

崆峒派掌门白义海

崆峒派在对身份地位的的称呼上有别于其他门派。在一个门派,身份权利最高者,少林称为"住持"。武当、峨眉等大多数都称为"掌门",而崆峒派管其称做"掌派"或"掌派人",因为在崆峒派有八个掌门人,即飞龙门掌门、追魂门掌门、夺命门掌门、醉门掌门、神拳门掌门、花架门掌门、奇兵门掌门和玄空太极门掌门,但他们只负责管理本门下的弟子,八个掌门是平级关系,不互相管辖,由于玄空门武功基本是掌派人独修的功夫,所以玄空太极门的掌门基本也就一是下任的掌派人了。而比八个掌门身份再高一级的就是掌派了,崆峒派武术共有八大门内容,按初级到高级程度分: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和玄空门(太极门)。每门都有十五六套东西。

原来金庸先生所记载的门派,竟然不是编的,在现实中竟真实存在

崆峒派掌门与弟子对练

玄空门是崆峒派秘传之宝,多以历代掌派独修之功法。其内容有古太极八式(崆峒太极)、无相神功、和达摩神功等,以此修炼内功。以针灸,中药、易经、气功结合而成的疗病方法《易通疗法》,是崆峒山镇山之宝,现任掌门白义海就是从玄空门升任至掌派的。

武当派

武当的支派有松溪派、淮河派、神剑派、轶松派、龙门派、功家南派等,又有玄武派、北派太极门等。至于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因其出自道家,人们常常将它们归入武当派,也有人认为它们自成体系的。而我们所熟知钟云龙是武当三丰派(又称隐仙派)掌门人,所以目前有不同说法,一说钟云龙为武当派掌门人,另一种说法是武当三丰派掌门人,而至目前武当派并未将其他支派统一,所以如何认为就看各位的想法了。

原来金庸先生所记载的门派,竟然不是编的,在现实中竟真实存在

武当三丰派掌门人钟云龙

武当派的拳术套路,有太极拳、无极拳、鹞于长拳、猿糅伏地拳、六步散手、武当太乙五行拳等。武当派的内功,有"洗髓金经"六式(金狮夺毛、凤点头、风摆荷叶、左缠金丝、右缠金丝、刀劈华山)等。武当派的器械,首推武当镇山之宝武当剑、又有白虹剑、太极剑、六合枪、六合刀、松溪棍等。武当派的阵法,在武侠小说中,常常提到的有九宫八卦阵、三才剑阵等。

原来金庸先生所记载的门派,竟然不是编的,在现实中竟真实存在

武当道士练功

掌法有五雷天音掌、丁甲断魂掌、五雷迎风掌、金丝荷叶掌、伽兰掌、金龙掌、千秋掌、云环掌、降摩掌、千斤大力掌、紫砂掌等。

元图有太岁武星图、罗汉醉酒图、白鹤真人飞鸣图、太乙玄轮错倒阴阳图等。

拳法有玄空点穴拳、伏虎拳、八法神锤(拳)、滚龙拳、小歌拳等。

又如:纯阳真人的纯阳拨剑、紫阳大士的紫阳针功、隐于武林的赤足八桩、琼阳大帝的东灵禅法、真武大帝的太乙神功、玄机密要等属于密教功法。

昆仑派

在金庸武侠小说里昆仑派为八大门派之一,何足道为其中代表者,昆仑派以山得名,自立一派。事实上,世间所传昆仑派多为误传,昆仑派并非来自西域昆仑山而是起源于古山东临清。故又称临清派。昆仑派不是以山命名而是以创始人昆仑大师的名字命名。

原来金庸先生所记载的门派,竟然不是编的,在现实中竟真实存在

临清派掌门

昆仑大师系后周柴荣手下大将,柴荣驾崩时在外统兵,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昆仑大师明了时局为大义而适时归隐于古临清龙潭寺(此处今天在河北省临西县龙潭村)因当地战火不断,遂传授村民与僧众武艺,又因为当时世间武术多重视拳法而忽视腿法,故创立临清派系,以十路潭腿为主要功法。

昆仑派历史上高手众多,明武宗时曾经和少林换艺,得罗汉拳。少林自此有了潭腿。在满清时,因为参与抵抗运动,临清被屠,仅有五十几个僧众逃出。后隐藏于清王府中传承武术。

直至清王朝灭亡,临清派才又在世间出现,已经传至第99代菊字辈。当今临清派掌门人为隋大师讳世国,得意弟子洁空汝大师讳继华。所以现在称之为临清派

在当代还有一昆仑派,为当代武术名家周金生在1999年创立,其自幼学习武术后拜在一代武林宗师梁小天门下学艺。他的师爷是当年著名的大内高手,在时局动乱的年代,将正宗的宫廷八卦掌和武当太极剑传授给了梁小天,周金生便从师父那里得到了真传,后来他经过毕生的心血,创立了昆仑乾坤掌。

原来金庸先生所记载的门派,竟然不是编的,在现实中竟真实存在

昆仑派掌门周金生

青城派

相传起始于青城丈人,青城派修炼最重一个"无"字,自"虚无"二字去体认参证。青城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现任掌门人刘绥滨,道号信玄,被余国雄宗师授权为青城派第36代掌门人,

原来金庸先生所记载的门派,竟然不是编的,在现实中竟真实存在

青城派掌门

青城山道教的历代教派,从张天师创天师道正一派,经历了源于东晋时期以陶弘景为首的上清派,形成于北宋年间,流行于元朝的清微派;北宋间的丹鼎派南宗;元朝的全真道龙门派;清代末年的青城派。青城派在20世纪50年代后一直是中国道教的重要道派,另外,青城派也是中国武术著名流派,有近2000年的历史,历代高手辈出,仅清代即出了111个武举人,青城派分三大支系,道家武术讲轻灵飘逸,舒展大方,佛家讲小手连环,侠家讲擅长在高低不平的地方作战,总体来说,都受青城山道教文化影响很深,擅吐纳养生,重实战搏击,步型,身法,手法奇特,与国家竞技武术区别很大,青城功法虽采南派阴阳双修法,但仅限于上乘双修法,即男不宽衣,女不解带,"千里神交,万里心通"。相传青城丈人说:"采补之道,非房中采阴补阳之事。而系采天地之气以补我之气。

少 林 派

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一词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象征。少林功夫包含少林七十二绝技、少林拳术、少林派棍术、少林派枪术、少林派刀术、少林派剑术。现任方丈为释永信,1999年8月荣膺为少林寺第三十代方丈

原来金庸先生所记载的门派,竟然不是编的,在现实中竟真实存在

少林方丈释永信

少林武术兵器除上述刀、枪、剑、棍以外,还有三股叉(南方又称大钯)、方便铲、套三环、峨嵋刺、月牙铲、和戟镰、秀圈、方天画戟、双锤、大斧、双斧、三节棍、梢子棍、七节鞭、九节鞭、双鞭等。少林套路有空手夺刀、空手夺枪、单刀对枪、空手夺匕首、棍穿枪、草镰合枪、梢子棍合枪等。少林派技击散打有:闪战移身把、心意把、虎扑把、游龙飞步、丹凤朝阳、十字乱把、老君抱葫芦、仙人摘茄、叶底偷桃、脑后砍瓜、黑虎偷心、老猴搬枝、金丝缠法、应门铁扇子、拨步炮、少鬼攥枪等。气功是少林功夫的一大类,少林寺流传的气功有"易筋经"、"小武功"、"站桩功"、"益寿阴阳法"、"混元一气功"等。 软硬功夫练法有多种,有卸骨法、擒拿法、点穴秘法、短打手法、各种用药法、救治法等。

原来金庸先生所记载的门派,竟然不是编的,在现实中竟真实存在

少林武僧练功

相传少林寺在古代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分院也以发展少林拳术著名,满清灭明后,不少爱国人士,不满外族统治,削发为僧投入少林寺,达宗和尚结交三山五岳英雄,创立佛教洪门,培育和发展洪门子弟,极力反清复明,南少林寺成为反清复明的大本营,后来由于叛徒告密,遭到清廷派兵镇压,寺院被清兵烧毁。传说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五二七年),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传授佛教的禅宗,面壁九年,静坐修心,被尊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当年达摩终日静坐,不免筋骨疲倦,又加上在深山老林,要防野兽和严寒酷暑的侵袭,在传经时,他发现好些弟子禅坐时间久了,昏昏欲睡,精神不振。为了驱倦、防兽、健身、护寺,达摩等人仿效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锻炼身体的各种动作,编成健身活动的“活身法”传授僧人,此即为“少林拳”的雏形。此外,达摩在空暇时间还练几手便用铲、棍、剑、杖等防盗护身的动作,后人称之为达摩铲、达摩杖、达摩剑,以后,他又吸取鸟、兽、虫、鱼飞翔、腾跃之姿,发展“活身法”,创造了一套动静结合的罗汉十八手。

原来金庸先生所记载的门派,竟然不是编的,在现实中竟真实存在

少林武僧

峨眉派

峨眉武术有"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一树指的是峨眉武术,五花指的是五个地区,即丰都的青牛,通江的铁佛,开县的黄陵,涪陵的点易,灌县的青城。八叶则指的是:僧、岳、杜、赵、洪、会、字、化八大门派。其中僧门最为显赫,为峨眉八大门之首。而目前得到公认的却是,历史上的峨眉武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宋末元初;峨眉武术创始人是战国武师司徒玄空,而不是郭襄女侠;开创峨眉派的应为南宋峨眉山白云禅师和白眉道人,他们都是男人而不是尼姑。而峨眉派曾经公认的掌门为通永长老,2010年4月28日9时30分(农历庚寅年三月十五日)在峨眉山报国寺安祥圆寂,世寿111岁。世间常说,通永长老是峨眉山最后一位武僧,长老圆寂后,何人为掌门到现在并未有明确说法,官方承认的也只有峨眉武术代表性传承人一说。

原来金庸先生所记载的门派,竟然不是编的,在现实中竟真实存在

峨眉高僧通永大师

五花是按照地域来分

一、黄陵派,据说从陕西流入;

二、点易派,以川东涪陵点易洞而得名;

三、青城派,以川东道家胜地青城山得名;

四、铁佛派(云顶派),川北较为盛行;

五、青牛派。以川东丰都青牛山而得名。

"八叶"是从技击风格角度所分的八派:

一.僧门,据说传自少林憎人,故名。又称"申门"。特点是巧、快、灵、动,如猢狲状,别名"狲门"。

二、岳门、据说由岳飞所传,特点是矮桩,手法不划圆不成拳。

三、赵门,据说为赵匡胤所传,借鉴少林派太诅长拳(据说也是赵匡胤所传)等拳法,特点是高桩。又因习练红拳,称为"红门"。

四、杜门,以传说中诸葛亮八阵图之"杜门"而得名,一说拳法传于自然门杜观印。特点是封锁严密,善于防守。

五、洪门,相传以明太诅洪武年号而得名,习练大、小洪拳,特点是刚劲。

六、化门,又称"蚕闭门"、"缠闭门",三十六闭手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紧封敌手,使其不能施展。

七、字门,又称"智门",因收势摆成字形而得名,特点是高桩长手,起伏大。

八、会门,又称"慧门",以神拳为代表,,讲究观师默像,念咒语,颇为神秘。

原来金庸先生所记载的门派,竟然不是编的,在现实中竟真实存在

其实中国武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了众多的派系,比如道教按学理来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录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中国武术门派、套路众多,蔚为大观,事实上,在我们上面谈到的武当、少林、峨眉、南拳四大派内部,又有许多支派,各武术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显著特色,又可能发展为新的支派。在四大派之外,有数量更多的较小一些的武术派别,犹如满天繁星,形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大观。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