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红流丹的红枫林,因经霜而更加出彩,大家在其中流连忘返,都想把丛林尽染,万株红遍的热烈尽情收进镜头。

还有歌尔庄园的新贵粉黛乱子草,更像是绛色的薄雾,弥漫于庄园的几处角落,我是第一次见这种草,就被她深深吸引,单是她的名字就不能不让人联想起“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这种草的命名大概也许可能就是来自于她吧,这种草又抑或是她绛紫色的裙幅飘落于地幻化而成?

还有那大片的茅草花,洁白如雪,袅袅娜娜地摇曳在秋风中,不染凡尘的高洁风姿,像极了“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的孤傲清高之古代佳人。

从辉渠的金牛泉开始,真正踏上安丘的“天路”,沿途的法兴寺,据考始建于南北朝,该寺盛于唐宋年间,移建于元至正二年,后重修于明嘉靖三十一年。期间,几度毁损,又几度重建,现在正在又一次的重建中。遐迩,慕名而至者,众矣盛矣!

从法兴寺向西南张望,只见群山连绵,波峰如聚,一条新修的柏油路,如梯如挂,向深山更深处延伸,极目处似与晴天相接。我没有到过蜀地,但是却读过李白《蜀道难》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记忆尤深,曾几何时,这里还是羊肠逶迤,万仞如登,而今竟大路通天,游人如织,一路行来,车水马龙,往来期间,随口一问,竟然是来自附近县市的游客朋友,闻安丘天路之盛名,前来游览,说起观感,无不噫吁嘘唏,赞不绝口,叹为观止。可见,安丘天路早已蜚声。

数峰飞峙望海山,跃上葱笼四百旋。大巴车几度的曲折盘旋,百转千回,终于登上了高山之巅,这一带的山脉应该属于望海山吧。

东瞰阡陌平畴,沃野千里,当天天气好,空气通透,能见度极高,近百里外的安丘城,隐约可见,牟山水库大坝,似带如练,锁住一泓碧波;城内高楼,飘渺虚无,若隐若现,似浮云海,所见如幻。

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力振兴的崭新气象

继续西进,翻越鲁山、金鸡山,经洞西头南折,过石门,历麻窝,穿马时沟,取道紫草山北麓,有村名窝落,景色不错,大家驻车拍了一些。然后直指目的地郚山,过五龙山而未登。

午饭后,游五龙湖。湖水映照天光,碧波荡漾。太平山倒影其中,山色时有时无,如梦似幻。岸边红叶荻花,如霞赛雪。芦花飘絮,轻飏直上重霄;杨柳叶落,金黄铺下尘埃。行摄山水之间,秋日美景扑面而来,宁不迷乎醉乎,直到这时,我才似乎真正理解了六一居士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真谛。

一天的采风行将结束,大家都感觉收获满满。从头至尾经行了安丘的天路,对安丘天路沿线的美景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各人都不同程度地拍得了自己的得意之作,虽意犹未尽,但未来可期。最后,照例还是影人顺口溜作结:拾景旅游路,摄影西山乡。处处秋色美,步步好风光。北雁南飞急,流云东渡忙。指看丛林艳,晓来染肃霜。又,闻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安丘西南乡,地僻多崇山,信息长闭塞,难与通人烟。而今天路成,乘车览众山。巨龙盘群峰,九曲十八弯。此中景色美,美哉山水间。秋日胜春朝,往来俱欢颜。秋叶经霜红,松老志愈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