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没有《鬼童院》和《潘神的迷宫》那么震撼,但《水形物语》这部视觉设定与情感上给人震撼的电影在近年来的好莱坞电影中可谓独树一帜。

《水形物语》透过冷战时期的人们,在恐惧、压迫以及紧绷的氛围下,所谱出的一场奇异又美丽的爱情故事为出发。借着神秘的两栖人形生物,以及天生无法说话的女主角伊莉莎,所面临的挑战,传达了在成年之后你我可能不想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

故事从描述伊莉莎安静又有规律的生活开始,作为一个在美国秘密研究机构担任清洁女工的她,在研究室内接触了神秘的人鱼,进而展开一场解救行动。人鱼和伊莉莎在没有说话,以肢体、表情、动作间一来一往的情绪流动,却意外打动了我的心,让人感动。

《水形物语》整体故事以奇幻的成人童话故事作为包装,确实让整部电影蒙上一层过滤镜的作用,让一切原本尖锐的话题变得隐讳而圆润。而片名取名为「水的形状」也十分耐人寻味,水作为没有固定形态的多元样貌,也解释了片中所触及的这些议题,随着人性的解释也有所不同。

《水形物语》本质上是一个边缘人间的爱情故事。艾丽莎与两栖人之所以能相爱,是因为他们都不会觉得对方是不完整的异类,而是一个真实的个体。它不能说话又如何?它不是人类又如何?如果什么都不做,那我们也算不上人类。

黑人、同性恋、残疾、肥胖症患者、底层人物等人物形象符号化的暗示了各类弱势群体。这部电影中人物没有完美,或者孤独、或者忧郁、或是焦虑,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有着自己的现实困境。

公交站台上贪婪的凝视手中的蛋糕的肥胖症患者,爱慕年轻俊美的快餐店小哥的Giles,孤独靠在窗台看着雨水划过玻璃出神的Elisa……画面精致,音乐优美,风停了又吹,天亮了又黑,电影中的世界总是灰灰暗暗的,幽暗的风景,零落的心,孤单的人似乎都在隐隐约约渴望同类的出现。

主演莎莉·霍金斯,用演技完全驾驭了艾丽莎的角色设定。在出演这一段时,她还因为情绪激动险些出声,十分动情。而另外一个让人心生向往的角色则是女主的gay蜜,一个沉迷画作与鲜橙派的落魄艺术家。

他有可爱猫咪,有唯美极致的笔触,同时他也有木讷与胆怯小可爱的一面。帮助好闺蜜偷运人鱼,伪造证明惊险露馅,与女主共同模仿老式歌舞片共舞,他就像是男版的女主,寂寞灵魂的复制版,萧索时代里温情相拥的小火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他,女主的生活会流失多少本就不多的乐趣。

有趣的是,电影重心着重于描述人心如何沟通,却将故事设定在冷战时期,那个人与人或是国与国之间冷漠又无情的年代。

我们能够清楚观察的莎莉霍金斯的身边有着心地善良的邻居朋友、每天在工作上照顾她的同事、又有在研究室协助她工作的主管。

对照到派店工作的年轻人、奥莉薇亚史班森的老公、以及对人鱼施与暴力的麦可夏侬。每个人物之间透露了善与恶的道德思辨,以及反思我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或是不公不义的事情时是否挺身而出挑战权威,都述说了《水形物语》的故事仍对人性保持着乐观态度,希望唤醒我们对爱的初衷,对他人的信任,展现光明的一面。

爱是无所不在,但却容易让人忽略。《水形物语》给我一种隐隐作痛,带有一丝凄美,却又让我感动,又有共鸣的温馨感。故事架构简单,却给人一种后劲十足的感动。

透过人物与人物间的互动,伊莉莎和人鱼间到底有没有结果已经不重要,重点在这些剧中角色在面对伊莉莎与人鱼间的关系,是如何看待?而在银幕前的你又是如何思考?

电影抛出了不少催化剂,让观众的脑袋产生化学反应,反思我们现代社会对于人性的疏离感,是不是也在无意且无形之间,慢慢地酝酿形成了呢?

当今社会中的困境之一就是成为自由的主体的我们,越来越个人主义,这也意味着无法陷入激情的爱恋中,因为绝对的激情的爱意味着放弃个人自由,丧失对自己的行为的主导。我们越自恋,越看重自己,就越无法陷入爱情。

如果说爱情是一个深渊,那么为了自由的飞翔,我们是舍不得跳进去的。自由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个人主义的负担。我们是自由的,这种自由谁也不能侵犯,即使是爱情。

影片的结尾处,也是最最最浪漫的:

像一篇散文,一首诗歌…

“我的伤口变成了和你一起呼吸的器官”。

“我无法描述你的形状,我感觉到你围绕着我,因为你的存在,我满眼都溢满对你的爱意,它使我内心柔软,因为你无处不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