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的烟花尚未绽放,汹涌的疫情已经来袭。经历了一个略显漫长却又无比充实的寒假过后,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的师生们虽然不能相会于春光烂漫的校园中,但依旧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开展“宅学”课程,通过虚拟的课堂获取切实的知识,以别样的形式收获同样的成长。

其中,我校超学科教师团队在校领导的统筹领导下,录制了《致敬英雄》系列节目,在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之外,填补了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科学态度、正向价值观的关键空白,受到了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抗击疫情战斗的持续展开,在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多值得被人们铭记的英雄人物。

他们有血有肉的形象,可歌可泣的壮举,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鲜活案例。温剑校长高瞻远瞩,立足于我校实际情况,决定由超学科教师团队通过录制视频节目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宣传此次抗击疫情战斗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从而起到陶冶爱国情操、推进防疫工作、科普卫生知识的目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温剑校长领导我校在各界支持下勇于承担教化社会的责任,在这场”全民抗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月17日,全校大会刚刚结束,超学科教师团队的工作会议就已经开始,王威组长首先向各位老师转达了学校录制《致敬英雄》系列视频课程的决定,然后和全组教师深入研讨,大到录制的形式、整体的设计,小到稿件的编写、模板的选择,都是在大家集思广益的讨论中逐渐成型的。

最终,超学科教师团队根据小学生注意力特点,将每节视频课程的时间规划为十分钟左右。紧扣超学科原有常规课程中个人与团体的知识,选择了钟南山、张定宇、应急医院建设者和基层工作人员等人物,既突出先进个人,又颂赞艰辛团体。传达专家见解,倾听百姓心声,剖析顶层设计,彰显草根底色。尽量做到从多个角度展示此次疫情中的英雄视角,佐以扎实的图片、视频作为支撑,从而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通过视频课程切身体会当前疫情的发展态势,和无数英雄人物为了战胜疫情而做出的努力。

经过几天的前期工作,超学科团队的老师们克服各种困难,在校领导的关心和王威组长的亲身示范下,视频课程录制工作稳步推进,有的老师自学使用剪辑软件,力求去粗取精,将宝贵的时间留给精心收集的资料。有的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不断精炼语言,希望让看到视频课程的每一个孩子都能理解故事背后的良苦用心。

更有老师亲自上阵,联系正在武汉支援的医护人员,希望获得第一手材料,给孩子们带来最真实的体验......制作完成的视频,通过团队内部的相互评审之后,终于来到了校长的眼前。让大家惊喜的是校长对每位老师录制的视频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和改进的意见,而这其中最大的变动,就是决定所有视频课程统一到学校重新录制。而此时,距离原计划播放第一期视频的时间还剩一天。

2月23日早上,超学科教师团队携手信息组编导团队相约在寂静的校园,大家来不及寒暄就投入到了紧张的节目录制当中去,从青年教师到“新闻主播”的转身并不华丽,大家重新开始,一句一句打磨文字稿件,一帧一帧梳理视频资料。十多个小时就这样悄然而过,俯首时尚有晨曦普照,再抬头已是满天星斗。

夜已经深了,温校长依然通过各种形式时刻掌握录制的进程,及时反馈想法和建议,全力保障录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大家依然在研讨着这次录制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为下一次录制做好相关准备,只有在视频课程成品的生成过程中,才能有时间轮流吃饭。明明是清汤寡水的挂面,却成了后来几次录制中经常被大家提及的经典味道。午夜十一点,结束了十五个小时在校工作的两个团队在校门口解散,各自踏上了回家的路,讲述英雄故事的人同样也被英雄的精神感染着,他们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机会,只为了更多学生能够以视频课程为载体和家人一起感受那些英雄的壮举。这一夜,这一群人,有很多句晚安没有来得及说出口,推开家门时就已是新的一天。

2月25日,第一期《致敬英雄——钟南山院士》如约出现在晨读开始前的直播中,制作精良、视角宏大、内容扎实,是全校师生和家长朋友们对它的评价,此后系列视频相继推出,成为了在阅读周期间和后续“宅学”课程中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学校特色。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第一季《致敬英雄》视频课程尚未播放完毕,超学科教师团队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第二季《致敬英雄》视频课程的制作,在这期间,邢助理也亲自参与超学科团队的每一次集体备课和学科会议当中,小到英雄人物的选择,大到课程体系的建设,都事无巨细的手把手指导。孙助理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致敬英雄》系列视频提出宝贵意见,让节目尽善尽美。

李壮主任帮助协调录制工作,保障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节目质量。超学科教师团队特别感谢学校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3月4日第二季录制完成,3月16日第三季录制完成。未来,超学科团队还将继续聚焦行业楷模、道德模范,争取为全校师生讲述更多英雄故事,将《致敬英雄》视频课程打造成学校全新的特色课程,为建立健全学校启发潜能背景下的课程体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此外,超学科团队还在阅读周和“宅学”课程开展期间常规内容的线上授课,二年级超学科教师结合本学期学习内容,积极认真地录制“中华民族”系列微课。

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我国民族的相关知识。通过寓教于乐的授课方法,学生不仅学了我国民族的基本知识,而且通过亲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更加细致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四年级超学科课通过介绍印刷术的由来与发展,通过体验土豆印章体验印刷术,了解活字印刷术为后世带来的巨大影响,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五年级超学科课程以学生动手实践为手段,绘制武汉疫情图,同学们通过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和对原有知识的迁移,用不同深浅的红色水彩笔描绘了中国的疫情情况,这项活动鼓励学生了解疫情现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希望红色一点一点褪去,留下五彩斑斓的中国。

通过开学以来的网络授课,超学科教师团队发现线上与线下教学有很大的差异,立足于新形势新问题,总结了线上教学“五新”的实操方法,为有序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1.课堂准备理念新:学校大力推广“对分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新理念,老师们线上教学讲重点,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再课上答疑解惑。

2.课堂教学方法新:在上课前,老师要提前调试设备,避免在直播中出现问题。课前最好将课前备品编辑消息发送给学生,师生都做到有备而来。

3.课堂活动形式新:线上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幽默风趣的气质,吸引学生注意力。多与学生互动;课中穿插蕴含知识点的小游戏,并鼓励在互动面板区答题。

4.教堂点评思路新:直播看不见学生,学生在课上的作业我们可以开展视频会议,耐心指导点评,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5.课堂总结模式新:线上授课偶尔会出现小问题,教师要细致入微到每一细节,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完成网上学习,培养学生自律学习的良好品德。

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随着《致敬英雄》视频的录制和常规网上授课的开展,超学科团队还将在校领导的支持以及组长的带领下立足于现有条件,继续开展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总结过去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充分发挥学科融合优势,争取在课程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长足的进步。英雄的精神需要传承,学生的成长亟待助力。超学科教师团队将以行动践行育人初心,以成果回报社会赞誉!

康德华\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