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中日社会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日本文化读书会第十六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特别邀请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吴光辉教授做了题为《东方化的系谱——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形象”构筑》的主题报告。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刘玉宏、副所长杨伯江、学术委员崔世广、《日本学刊》编辑部主任唐永亮、中国政法大学孙承教授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从事日本文化研究的青年学者们参加了读书会,文化研究室主任张建立主持会议。

在报告中,吴光辉副院长以“中国形象”的想象与塑造为对象,通过阐述福泽谕吉、德富苏峰、内藤湖南、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和辻哲郎等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认识,阐述日本的中国形象是如何从一个被日本憧憬的文明母国的形象,转变为了野蛮、落后、被轻蔑的他者形象,进而揭示出在这样的想象与塑造之中日本走过了去东方化、相对东方化、自我东方化的系谱建构的过程,并尝试挖掘出所谓西方“现代性”原理、日本文化“纯粹性”等一系列问题,探索中国在如今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构筑主体性的形象的方法与目标。

与会学者围绕吴光辉副院长的报告,就研究文本的选择问题,如何整合文学、哲学与历史学研究方法探讨日本人的中国形象问题,如何建设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以及如何促进中日间有效沟通和深度理解等问题,展开了非常热烈的讨论。

刘玉宏书记对报告进行了点评。他认为,吴副院长的报告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中日关系很有启发。今年10月份在东京举行的“北京-东京论坛”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好感度不高,这样的调查结果的形成既有现实的原因,又有历史的原因。今后,日本研究所将通过举办中日人文对话会等活动,进一步增进中日间的相互理解。                              

 (撰稿  张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