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暴雪降至》,第一遍没看懂,看了影评之后有刷第二遍,才发现故事核心情节主要在一小时分至三十分,尤其是燕子翻看余国伟笔记的那几分钟,我第二遍看到这几个镜头时,看一秒停一下,最后总算把故事核心情节理清了。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个犯罪片,但我觉得它更像是个爱情片,尤其是站在燕子的角度看,它更是爱情片无疑了。

故事背景是九七年国有工厂改制,大批职工下岗,作为中南钢铁厂保卫部门骨干的余国伟自信自己有办案的天赋,想进入公安系统,好尽显其所长。当本地出现连环强奸杀人案时,他看到了机遇,想借机破案立功,以为进身之阶。为此他竭尽所能,不惜拿深爱自己的女人做诱饵,引蛇出洞。燕子是个风尘女子,受尽欺凌,对眼前的生活很无奈,但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有理发的手艺,她本想香港回归了,将来去香港开个理发店,脱离眼下醉生梦死的生活,并把这个美好的愿望说给了余国伟。

余国伟了解到之后,就把附近的一家理发店盘下来,送给燕子,本来对生活自暴自弃的燕子,体会到了被人疼爱的感觉,以为自己终于有了依靠,可以开始新的生活,当余国伟下岗时她并不沮丧,反而说好,这样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在理发店里,燕子心里充满了温馨,她主动跟余国伟亲热,余拒绝了,不是余不爱她,也不是嫌弃她出身不干净,我想更多的是余国伟良心上的不安,燕子真心爱他,他却把她当成引诱犯罪分子的诱饵,即使他认为她可以保护她,但他无疑使她冒着被奸杀的风险。当燕子知道这一切时心灰意冷,燕子本来并不自爱,也不去奢求爱,但余的行为打动了她,一个感受的被爱的人容易学着爱自己,尤其当这个人是一个妓女,这种超脱感更加强烈。

前段时间看《茶花女》,小仲马是这样认为的:妓女的爱比受到传统礼教束缚的良家女子的爱更难得到,妓女们心里都有一道墙,他们用这道墙把自己围起来,以免自己受到伤害,这道心墙比圈禁良家女的砖墙更难翻越。但只要有人翻越过去,妓女的爱比良家女的爱更坚定和无私,所以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宁为了不给相爱的人造成伤害,宁愿自己被爱折磨致死。《暴雪将至》中,燕子的心墙被余国伟翻越了之后,脱离妓女生活,期待着重生,当她知道这一切只是欺骗和利用时,她选择了自杀,因为她已经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余国良并不坏,他只是那个时代下岗大潮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员,以为自己可以凭借侦察的特长进入公安系统,开启辉煌的人生。

他利用了燕子,他的利用攻破了妓女燕子的心墙,他心怀愧疚,给燕子送礼物,对她好却不碰她,当跟丢了犯罪嫌疑人回来看不到燕子,他的担心到发狂,都是因为余国伟良心不安。也许他顺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之后,或许会跟燕子一起生活吧,也许不会。总之对于余国良来说,事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当上刑警)最重要;对于燕子来说,爱情(有个小家庭,开启新生活)最重要。两者相遇时就产生了悲剧,得不到爱情的燕子选择去死,恼羞成怒的余国良把燕子的死算在了凶手的头上,并把他臆想的凶手打成了重伤,自己也锒铛入狱。

杜源饰演的刑警队的老张也是个善良信义的人,他的愿望是退休之后回到老家,忘掉自己不愉快的办案经历,安享晚年,最后他精神失常,如愿以偿地忘掉了所有的痛苦,但却没有回老家,因为他还欠余国良一个真相……

影片气氛沉闷,阴沉的雨天跟《白日焰火》中泥泞的雪天一样,充斥着肃杀之气,神秘的凶手跟韩国电影《杀人回忆》里的一样自始至终没有露面。不同的是《杀人回忆》里的凶手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给人一种不痛快感,而本片则交代了凶手悲惨的结局,连环撞的结局比《杀人回忆》的结局处理手法更能符合中国观众的心理预期,也更容易通过审核。

的确,在当下的语境之下去讨论审查制度颇有些为难之处。一方面,目前的影视作品审查制度饱受诟病,甚至有人称之为“当代文字狱”,阻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像《杀人回忆》里的那种犯罪案件不交代结局的处理方法,在中国不能审查通过或许并不是坏事。如果犯罪类型的影视作品表现的结局是犯罪分子逍遥法外,那么会使那些原本因畏惧刑罚而不敢犯罪的人稍有犯罪想法就去犯罪,因为他们从影视作品中获知好多刑事案件是无法侦破的。

正因如此,中国目前犯罪类型的影视作品表现的多是警察的明察秋毫,罪犯最终都能绳之以法。略有不同的是,在这部影片中,凶手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而是受到了“天罚”。不过无论是法律的惩罚还是天罚,都无形之中就使不少蠢蠢欲动、跃跃欲试的人偃旗息鼓、放弃犯罪的想法。当然,这也使得中国犯罪类型的影视作品也因为千篇一律的完满结局缺乏新意而不被观众买帐,这部作品算是少有的例外吧,在符合大众的心理预期之余带给我们一些惊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