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巾帼须眉志 不破楼兰终不还——记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首批援鄂医疗队的“四朵木兰花”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年子军扛枪为人民……”一曲红色娘子军主题曲,唱出了我们中华姐妹的爱国情,激荡着无数巾帼豪杰砥砺前行。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武汉疫情牵动人心,在众多“逆行者”的行列中,河北首批援鄂医疗队的大旗迎风飘扬,来自邯郸市中心医院的“四朵木兰花”更是格外引人瞩目。她们分别是河北省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检验组副组长、邯郸市中心医院检验支部支委、副主任检验师王蕾,河北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普通救治组第五组组长、第二党支部书记,邯郸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一病区,主任医师赵京梅,邯郸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护理副主任护师院海燕,邯郸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护理护师杨翠萍。

1月26日疫情来临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主动请缨、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勇于担当、逆行而上,毅然来到新冠病毒肆虐的武汉前线。一个多月里,她们与男同胞们一样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不畏惧艰险、倾全力救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把重任抗在肩上,把患者捧在手心里,展现了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她们的坚持,只为一个共同的心愿:彻底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其实大家都是血肉之躯,都有需要照顾的亲人。是信念的力量在支撑大家用自己的坚守与奉献,为人们构筑起一道健康防线。3月1日,邯郸市中心医院这“四朵木兰花”在一线连续奋战一个多月后,与其他四位男同胞一起再次向中共河北援鄂医疗队党支部党委递交“抗击新冠肺炎决战请战书”,请求继续坚守工作岗位,不获全胜决不归。

王蕾,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她得知医院要从检验科选派检验人员前往武汉支援的消息后,毫不犹豫的主动请缨,“我是党员,让我上。我有过抗击SARS的经验,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曾在那里庄严宣誓要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出发前她被医院领导任命为中心医院八人医疗组的领队,跟随第一批援鄂河北医疗队到达武汉后,又被任命为医疗队检验组副组长,身兼数职,她深知自己责任重大,除了保证自身做好防护和检验工作外,医院其他七名队员和检验组队员的个人防护问题,衣食住行以及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体上、心理上的问题她都尽心尽力的照顾到。医疗队检验组的人员来自全省七个地市,临时组成的团队,搭档起来也需要磨合,她都从容倾心以对。她带领检验人员用了两天半的时间超常规高水平完成至少一个月才能熟悉的发热门诊和住院部化验室的工作流程、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及标本的规范处理等工作,为及早参与救治新冠感染者争取宝贵时间。在发热门诊期间,为了争取更快的发出检验报告,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她经常身穿厚重憋闷的防护服反复的穿梭在坐满发热患者的就诊区、门诊化验室和报告发放处之间,按常规要求半个小时出结果的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她们做到了5分钟内发出报告,只为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赵京梅,在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战斗号角吹响的那一刻,无惧生死,踊跃报名,投身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作为河北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普通救治组第五组组长、第二党支部书记,她身先士卒,迎难而上,带领队员们分秒必争,救死扶伤。她深知医道浩瀚,精勤不倦,几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研,获得多项省市级科技成果,被聘为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导师,担任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协会理事、河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北省呼吸与健康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女医师协会肿瘤免疫专委会常务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更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将肺功能康复训练等先进方法应用于新冠患者的救治,取得良好成效。在她分管的病区除了做好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外还配合中南医院林军教授开展《评价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维生素C在临床标准抗病毒治疗基础上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研究》,为探索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诊疗手段做出自己的努力,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了当代医者仁心新风尚!她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个体化治疗,组织医护人员24小时精心陪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经过对患者精心耐心细心的治疗,目前已有许多患者陆续好转出院,包括年近八旬的高龄患者,在得知病情痊愈可以出院的好消息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感激之情,主动和医护人员合影留念并送来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院海燕,是邯郸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1月26日晚,院海燕作为河北省第一批赴鄂抗疫医疗队员,来不及跟家人好好告别,来不及亲吻熟睡中的孩子,便匆匆踏上了开往武汉的列车,冲锋在武汉战“疫”的最前沿。她们所在的武汉第七医院是一所经过改造,专门收治新冠病人的医院,主要负责救治危重病人,人员少,工作强度大,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班。因为穿着多层防护服,不方便上厕所,院海燕只能尽量不喝水,穿戴纸尿裤上班。就这样她一直坚守在治疗新冠肺炎最艰苦、最危险的第一线。她说:“如果说武汉是一棵树,我们就是啄木鸟,我们一定要治好他的病,帮武汉就是在帮大家!”院海燕满怀爱心,用耐心、细心、责任心在武汉战场守护着患者,抚慰着患者。院海燕走的时候带了2个行李箱,考虑到当时武汉的医疗用品非常紧缺,其中大部分是为科室带去的医疗用品,只为自己简单的带了几件换洗的衣物。

她看到武汉中心医院的李文亮医生不幸去世,心里很沉重。查了下他写的日记,得知他是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诊治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时被感染的。所以她在群里发了一条信息“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不能时间长了就放松警惕”。经常趁着休息时检查了4个弟弟妹妹的内务,看他们是否84消毒了,是否洗衣服了,房间整理情况。为大家提供最好的防护设备、多样饮食,鼓劲加油。

杨翠萍,是一位年轻的女重症护理护师。爱美是女孩的天性,然而面对疫情,更美的是她们的心灵,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杨翠萍是本次驰援武汉医疗队员中最年轻的女护士,但她的技术却非常娴熟,一次凌晨她值班时,一位病人突然出现血样低,她毫不犹豫的与同事一起迅速为病人实施俯卧位通气等高难度护理操作。在2月2日的抗疫笔记中写道:“昨天下夜班,挺累的,又因为戴着护目镜和口罩的原因,脸上和鼻梁上面都出了好几个水泡,虽然我不是那么爱臭美的人,但是看到这样的脸心里也有几分难过。在回去的路上,看到外面天气那么好,心情瞬间也就好了起来,既然天气都好了,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战胜疫情呢?路上她总是和一块儿上班的小伙伴探讨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总结经验,希望下个班再遇到这类情况的时候,会有更加熟练的操作,能更好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希望病人能够慢慢的好起来!前线虽然很累,她总是用年轻人的热情乐观给大家带来欢乐,写下火线入党申请书,希望在这次的特殊工作中能够使自己得到成长,能尽自己一些微博之力。(査莉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