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不缺才华横溢的诗人,但能与诗仙李白起名者屈指可数,想象力超凡脱俗的鬼才李贺便是其中之一。李贺堪称诗坛上少有的天才,未满七岁时,就能挥笔写下令韩愈拍手叫绝的诗篇,并以此名震京师,奈何天妒英才,李贺一生仅有二十六个春秋。

人生价值和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纵然李贺英年早逝,却在唐诗中占有一席之地,给后世人留下大量经典诗句,至今读起来仍然荡气回肠。上天赐给李贺聪明的大脑,却没有给他健壮体魄,身体一直不太好。

公元813年,二十二岁的李贺已经当上奉礼郎,前途一片大好,然而身体每况愈下,不得不辞去官职,返回洛阳家中疗养。坐在马车上,李贺思绪万千,创作出《金铜仙人辞汉歌》一诗。或许你对诗名感到陌生,但里面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想必所有人都听过。

由于这句诗写太绝妙,历代文人争相引用,还有人直接以此作为上联,征求工整且有意境的下联,比如北宋才子石延年与朋友李长吉之间的对联趣事。石延年性情潇洒,坦然面对失败,早年痴迷于科举考试,却接二连三落榜。

后来好不容易考中进士,正准备等待朝廷下旨赐予官职,结果遇到意外,当科进士全部被取消资格,必须重新考试。幸运女神这次与石延年擦肩而过,导致他在复考中名落孙山,其他落榜生承受不住打击,哭鼻子者比比皆是,石延年却谈笑风生,不把此事放在心上。

石延年有个常人难以企及的本领,其酒量深不可测,无论喝多少酒,面色一点都不会变化,更没有喝醉过。有一次,石延年与朋友李长吉对饮,李长吉知道自己酒量,压根和石延年不在一个档次上,绝不能跟他硬碰硬,只能以其他方式取胜。

喝了大概半个时辰,李长吉说道:“我突然想起一上联,如果曼卿兄对不上来,就要罚酒三杯(石延年字曼卿),敢不敢试一试?”石延年捋了捋胡须,笑着点头答应。李长吉一字不改,把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当作上联,让石延年来对。

石延年起初也没有思路,猛喝下一杯烈酒,一下子找到灵感,他对出的经典下联为:月如无恨月常圆!此联一出,李长吉表示五体投地。小编也试着对了两个下联,一、心如无尘心自明;二、海如无量还自枯。还望各位有才的网友点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