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想要拥有一座庭院,

雨中草色绿堪染,

水上桃花红欲然。

王维曾经这么形容他的辋川别业。

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

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

是白居易对庐山草堂的记忆。

假山施工特点

一、艺术性

在进行假山堆砌时,需要建造者具有人为的艺术理念,这样才能保证塑造出来的假山具有雄伟、磅礴的气势,与周边的建筑等相得益彰 。

二、风格各异

假山是仿造自然山水的艺术作品,所以在堆砌时利用不同的石材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三、可以在非产石区进行应用

目前利用其他原料代替石料来塑造假山的工艺不断成熟,由于其取材广泛,成本较低,所以可以在非产石区进行假山的堆叠。

四、施工灵活,不受限制

进行假山施工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不会受到地形及地物的限制,对于一此无法进人的空间,可以利用假山来营造出良好的效果。

五、利于附属设施的设置

在假山堆砌过程中,更利于一此绿化、水槽等跌水位置系统的设置。

假山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

在进行假山堆叠前需要熟悉图纸,对现场地形、地质及地基等情况进行勘察,以便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由于假山工程具有其特殊性,其设计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像自然界中的山体那样面面俱到的进行细致的体现,假山一般情况下只是将山体的大致轮廓及主要剖面进行表面,所以在施工前通常都会先制作模型,这样在施工时才能更方便,使设计意图更完整的表现出来。

二、定点放线

放线需要对假山的平面图及每一部位的坐标点位进行标注出来,所以在现场放线过程中,需要按照比例尽,利用白石粉、竹签及小木棒等做好标记,以免出现差错。

三、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包括桩基、灰土基础及混凝土基础施工。对于桩基工程,特别在水中的假山或驳岸用得很广泛。木桩多选用松木桩或杉木桩。木桩顶面的直径约为10-15cm,平面布置按梅花形排列。桩边至桩边的距离约为20cm。桩必须打到硬层,顶端露出湖底十儿厘米至儿十厘米,其间用块石嵌紧,用条石压顶,条石上面才是自然形态的山石。

对于灰土基础,有比较好的凝固条件。灰土一旦凝固便不透水,可以减少土壤冻胀的破坏。灰土基础的宽度应比假山底面宽度宽出约O.5m左右,以保证假山的重力沿压力分布的角度均匀地传递到素土层。

灰槽深度一般为50-60cm。对于混凝土基础施工,这种基础耐压强度大,施工速度又快。其所选用的混凝土需要具体根据山体的高度、体积、质量和土层情况而定。

山体施工

山石叠置的施工要点

熟悉图纸:在进行山石叠置前需要对其图纸进行充分的掌握,囚为石头的形状较为奇特,所以在叠石时不容易掌握,囚此在施工前,需要首先制作模型,这样可以对设计者的意图进行把握。

对于假山施工的图纸,许多时候都是大样图,这样就无法在施工中以此为依据,也起不到指导的作用,所以需要进行多次样稿的制作,与设计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反复进行修改,真正的了解设计师的真实意图,从而利用最适合的施工工艺进行假山工程的施工勘查现场,对施工现场的勘查是假山施工中的重点,需要在勘查过程中了解现场土质的情况,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了解,确保地基能够承载得了山体的荷载,确保山体的稳定性。

同时还要根据场地的大小、地形、交通及植被等选择施工方法。目前在一此大型假山工程中,为了保证基础的牢固性,其基础大多选择混凝土来进行施工。

山体堆砌

一般堆山常分为:底层、中层、收顶三部分。施工时要一层一层做,做一层石倒一层水泥沙浆,等到稳固后再上第二层,如此至第三层。底层,石块要大且坚硬,安石要曲折错落,石块之间要搭接紧密,摆放时大而平的面朝天,好看的面朝外,一定要注意放平中层,用石要掌握重心,飘出的部位一定要靠上面的重力和后面的力量拉回来,加倍压实做到万无一失全山的石材要统一,既要相同的质地,相同纹理,色泽一致,咬茬合缝,浑然一体,又要有层次有进深。收顶,对山体的气势有重要的影响,囚此一般选姿态好、纹理好、体量大的石块做收顶石。

置石

置石一般有独立石、对置、散置、群置等。独立石,应选择体量大、造型轮廓突出、色彩纹理奇特、有动态的山石。这种石多放在公园的主人口或广场中心等重要位置。对石,以两块山石为组合,相互呼应,一般多放置在门前两侧或园路的出人口两侧散置,儿块大小不等的山石灵活而艺术的搭配,聚散有序,相互呼应,富于灵气。

群置,以一块体量较大的山石作为主石,在其周围巧妙置以数块体量较小配石组成一个石群,在对比之中给人以组合之美。如某景观工程休闲广场中便群置了儿块体量不等、形态各异的黄蜡石,其中一块主石重达55t。

五、安装水源和配种植物

塑石假山砌好之后,最后一道工序是给假石山按设计师设计要求,装上水源,使假山有流出清泉水、清廉瀑布、山涧水溪的水景。同时配种上各种绿色植物,使整座塑石假山充满生机、朝气蓬勃。

无论是在我国古典园林还是在现代园林中,假山造型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需要我国众多园林工作者不断探寸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对优质,高品位的庭院景观环境有着更强烈的需求,需要更专业的设计者深入了解使用者的内心,根据客户的需要,来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订制服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