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癌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使得一部分人对癌症的发生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心理,即我们今天所谈的恐癌心理。

恐癌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盲目惧怕、担心、怀疑自己患癌症的心理,通常是由于受自己的亲人或身边的同事邻居朋友死于癌症的刺激造成;有的是受苏丹红、毒奶粉、地沟油、PM2.5、毒胶囊等等事件报道的影响,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到处是致癌物质的世界中,每天都受到癌症的威胁。

相关的医学统计显示:

90%以上的肿瘤患者均与精神、情绪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精神创伤、不良情绪,可能成为患癌症的先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结果也表明:

现代生活中,工作和学习上的长期紧张、工作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的不协调、生活中的重大不幸是致癌的三个重要因素。

精神抑郁等消极情绪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由于机体间的平稳被打破,使细胞失去正常的状态和功能,不断变异,产生了癌细胞。另一方面,体内抗体的减少,阻碍了淋巴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使癌细胞突破免疫系统的防御,过度地增殖,无限制地生长,形成癌肿。

有人把不良情绪比作装满子弹的枪,任何微小的刺激就像扣动了它的扳机。的确,“不良情绪是癌细胞的活化剂”。美国的弗农·赖利博士的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用声光刺激动物,使之产生紧张、焦虑,结果动物的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大大减弱,并诱发了以前潜伏在胸内的癌瘤。他的另一个实验是:在受到同样刺激的老鼠臀部种植的肿瘤细胞,很快就扩散到肺部和肠道。

适度恐癌是好事,能唤起人们对癌症的警惕,激起征服癌症的决心,自觉抵制“致癌因素”。但俗话说,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要有个度,这种心理过头了就是心理疾病——恐癌症、疑病症。患者过分恐惧自己会患癌症,并四处求医,经医学检查的阴性结果也无法消除其疑虑。

这种心理导致心绪不宁、坐立不安、吃不香、睡不着等躯体症状,又会影响工作和学习,社会功能受损,从而导致神经内分泌活动紊乱、器官功能活动失调,并使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免疫监视功能减弱,进而影响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作用,易导致癌细胞转化和突变。有报道说,武汉的一位女编辑发现罹患癌症时对朋友说:“越怕越有鬼。”她母亲死于直肠癌,总是怕自己也被癌纠缠,结果真的罹患直肠癌。

出现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对癌症的不了解造成的,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其实,癌症并不那么可怕,没有必要在恐癌的紧张中度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约有1/3恶性肿瘤可以预防,1/3可以治愈,1/3可减轻痛苦和延长生命。

一些物质诱发癌症的说法仅仅说明这种东西被证明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但并不造成必然的结果,也不意味着你对这些物质没有防御和修复能力。癌症是否遗传,医学上至今尚无定论。据目前研究所知,家族中患同一种癌症,多是由于共同的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

就拿胃癌来说,它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目前国际肿瘤研究机构把胃内幽门螺杆菌(Hp)列为一类致癌物质,全世界每年有60万人死于胃癌,其中1/3~2/3是由于胃内Hp感染所致。如果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导致Hp感染,并进而导致家族中相互传染,致父子或母女同患胃癌,就容易造成胃癌遗传的假象。

类似这种情况的还有肝癌(上辈患乙型肝炎,传染给下一代,最终均发展成肝癌)、肺癌(共同有吸烟嗜好或上辈有吸烟嗜好,吸烟或长期被动吸烟导致同患肺癌)等。相反,终日怀有患癌症的恐惧和担心,这本身就是一个致癌因素,正如一些心理学专家和医学专家发现“心理致癌”、“性格致癌”。

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癌症,一方面要积极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适当锻炼,合理营养,定期检查,另一方面要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即便是家族中有癌症患者,也没有必要整天恐惧不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