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走势,让我想到2008年,并不是说个人又要用什么经验主义和历史参照。而是说,2008年国庆前后是个人整合所有资产进入股市的第一战(2005年到2008年虽然也在股市,可是丝毫不懂且资金有限)。

2008年底的那几个月是股市人生最痛苦的一段,揣着发财梦而来指望着股市打个大翻身而从此改变悲催的命运。当年国庆后略微跌了一下(当时仅当一次回调),就开始抄底了,结果一路跌到1664点,那一把跌得心都碎了,只是忍痛没割。

等到1664点后,四万亿救市了,当夜喝了大醉,感觉终于熬到头了。而后在11月7日-12月8日这段时间,终于回本了还略有盈利,那几夜做了个梦,梦想着股市赚大钱后娶得美人归。

可是,接下来噩耗又来了,2008年12月好一顿下跌,一路跌到月底,又套死了,梦想基本被击破。尤其是2008年12月底的无量六星搞得恐慌万分,再听了一些媒体分析师一分析,说美金融局势还在恶化,港股也不好(当时看电视财经栏目),然后搞得天天做噩梦。

不过真是因为穷,不敢割啊,账户就没看了!最后事情的结局是:终于熬到2009年春节后,2月份冲击前期重大关口2350点时候全部卖了,获利三五成。卖了以后在2009年3-7月基本在倒短线,比较失败,最大的单边行情中赚了个蝇头小利,毕竟经验和能力都不足。

最后到了2010年7月,当时提出MY摩擦的对冲手段和反击手段,分别买了基建板块中的工程继续和稀有金属,从那里开始投资才算做上了点道。(注:2010年上半年,美国对我们也跟我们搞了一轮MY纠纷)

事情到了10年后,本次交易让我想起当年:

同样是国庆前一波反弹,国庆后一波暴跌;

同样是政策救市,当时是四万亿,这次是纾难+各种综合政策,救市后游资进场围绕“救市相关的题材”炒作了一个月;

炒作一个月后,游资同样撤离,撤离后指数再次破位,股市回归冷冷清清。

眼前就是A股“重回冷冷清清”的阶段。不过怎么说呢?生门和死门长得都一个样。

熊市中一轮反弹后,指数形态再次走坏,走坏后的那几天成交萎缩,这里往往是死门。因为不久后指数又会新低,持股的话会亏损惨重。

不过生门也是这个德行,反弹一个月后,形态再次走坏,而后成交量极度缩量。2008年12月底是如此,2015年的9月底也是如此,如出一辙。那么大家看看此刻的A股,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生死门是分析不了的,因为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完全一样。只能从事后看:

持续一个月的反弹后,指数再度破位,未新低且成交量极度萎缩,而后只要能神奇般反攻,这就是生门。

生门出,股市大概率中期大反转,这就是置身死地(其实没真的去死,因为指数未新低,只是成交量死了)而后生。如果创新低了,或者反攻来的时候不理性,那可能又是死门,股市还是走不出来。

操作上,个人继续满仓持有,一般人可以维持6成仓位,这个点位不要太害怕,要有信仰。选股上,一定要从事件驱动型转向产业型概念。

事件驱动型,比如创投、壳资源、之前因为纾困炒作券商等,这些都是游资纯炒作;产业型概念,2009年初的十大产业振兴,现在就是各大新兴产业。

(更多惊喜,尽在“澄泓财经”微信公众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