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新高考改革研修班的学习刚刚结束,小编在忙着整理课程内容的同时,却仍想说道说道李永梅社长在研修班开班仪式上提到的一个概念——“自找‘麻烦’的人”。

这个概念可真妙啊,自找“麻烦”完美定性了坐在研修班的这群人。他们能勇敢地跨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做一些暂时令自己不是那么舒适的事。这或许就是成长的必要经历吧,幸运的是,他们都不曾畏惧……

自找“麻烦”关联自我成长

暑假本该是消暑纳凉放松度假的时节,我们这间教室却聚集了远道而来的各方人士。

从风景如画的厦门来沪研讨的诸位、从北京的暴雨里赶来的大夏书系的同事们以及放弃休息时间来与大家分享新高考主题的各位专家。可以说,我们是一群“自找麻烦”的人。

教师在新高考号令下做好教学工作就好,为什么要来深入研究新高考的现实问题和破解之道?

大夏书系把好书带到读者面前即可,为什么始终在想方设法要做包括教师培训在内的教育服务?

下面有老师在窃笑,因为“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答案是对的,因为我们在专业上的“穷”,在认知上的贫乏,促使我们要了解新知,谋求发展:

教师们力图通过学习,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添砖加瓦,进而成就个人整体的发展;

出版人期望通过与老师们更多地相处更多地共情,找准读者的阅读痛点,出版更多更优秀的图书,在为教师服务的同时促成我们自己的发展。

可以看出,我们所有人的“自找麻烦”是一种跨界,一种整合,一种对自我的挑战和大胆尝试。

李社长发言中

自找“麻烦”

是敢于追寻发展坐标

敢于“自找麻烦”的人,都是有追求的人。

成尚荣先生以自己名字“尚荣”为自我要求和发展坐标,给自己树立的目标是“做一个有追求的人,做一个精神灿烂的人”。

有追求的人会胸怀梦想,充满激情。激情不是时时慷慨激昂,不是言辞激烈摇旗呐喊,甚至不是情绪上的变化。激情更应该是梦想指引下的一种持续稳定的、有目标的奋斗过程。

12年前,姚跃林校长只身赴福建漳州港创立厦大附中。当年荒芜的山头,慢慢变出一所漳州学子无比向往的“高等学府”。12年路漫漫,姚校长安静地做真实的教育,做师生的“自己人”,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致力于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姚校长这种怀揣激情,坚定追梦的“自找麻烦”,塑造了厦大附中今日的地位,也成就了一位师生爱戴的“暖叔”校长。

回到今天的研习现场。厦大附中的老师已经是第二次与大夏书系携手,就老师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集中学习。这既是研习活动倡导者姚校长作为领头人的教育使命感和领导责任感促成的,又是在座诸位奋力向前探寻发展坐标的结果。

我一直不愿意把教师们的集中学习称为“教师培训”。因为所谓的培训,更多地强调外因性、强制性、被动性。但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个体行为,最有效的学习是自我学习。

我更愿意把老师们的集中学习称为“研习”,大家一起研究学习感兴趣的问题,这种研习从问题出发,超越学科,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追求和收获。

(出版社工作人员与姚校长的合影)

自找“麻烦”者

通常是既恬静又沸腾的思考者

一个敢于追寻发展坐标的自我学习者,必定是不安分的,他敢于给自己“找麻烦”,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坐别人不愿坐的“冷板凳”,钻研别人不愿去研究的问题。

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培养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过程。一个敢于“自找麻烦”,敢于跨界的老师会在不经意间把孩子们引上积极的人生路。

据我观察,敢于自找“麻烦”的人始终保持着一种既沸腾又恬静的状态。

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一书中把情绪和思维的沸腾确定为教师对儿童的一种立场。

我们套用在教师发展上,沸腾代表了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内驱力,实质上指向深度的思考和追求,不安分不满足,催促自己去创造去突围,去改变职业现状。

恬静除了平静之意,还有怡然自得的意思在里面。平静地学习,平静地思考,平静地在日常教育生活体验职业价值,旨在积蓄力量厚积薄发。

教师在恬静与沸腾的交替状态中,不断向前,不断成长。

(课堂现场)

如果留心观察,会发现优秀的教师成长各有生命特点,但他们有基本的共同特质,比如爱读书、善思考、勤动笔等。

读书是读他人,是向外向上求索;写作和思考是问自己,是向内自省。老师们参与研习,除却修炼以上特质,更多的是在就某一主题组建学习共同体,这是在对同行对话和交流,在共同学习中破解问题。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今天共聚一堂来研习新高考这一主题的老师们,愿我们并肩学习,在沸腾和恬静的状态中,拓展视界,破解“麻烦”。

(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社长李永梅女士在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新高考改革研修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2018年,欢迎您到邮局订阅《教师月刊》

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淘宝订阅

• end •

责任编辑 | 陈凯

审读编辑 | 王京 李永梅 郭雪丽

大夏书系阅读热线:010-82275571

官方网站:www.dxjy.com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