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是蒙古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弓弦乐器,声音圆润,宛转激扬,琴弓与琴弦的碰撞,倾泻出独具蒙古特色的草原之音,是蒙古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杭锦旗蒙古族实验小学是杭锦旗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当记者走进校园,耳边传来了阵阵的读书声、欢笑声、马头琴声……再循着悠扬动听、撩人心弦的马头琴声一路走来,记者来到了练琴房,一位年轻老师正在指导学生们拉马头琴,为下午的一场演出做准备——原来,这位老师就是旗蒙古族实验小学马头琴教师、“圣乐少儿马头琴乐团”的指导老师达楞浩雅尔。

从小受到家人的影响,达楞浩雅尔热爱音乐、喜欢马头琴,对蒙古族音乐情有独钟,在16岁时学习马头琴,并与马头琴结下了不解之缘。马头琴是考验人的耐性的乐器,他全心投入,在不懈的努力、刻苦训练下顺利考上了赤峰学院马头琴专业。毕业后,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他成为了一名音乐老师。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有一种付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教以来,他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孩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在工作中,他始终将学生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刻苦钻研创新教学方法,精心的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达楞浩雅尔是个肯用心肯下苦功的人,上班十年里有八年风雨无阻的每天六点多去学校练琴,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的同时,更好的指导学生练琴。“达楞浩雅尔老师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他每天早上6点50准时到学校跟我们一起练琴,为每个学生耐心地手把手教马头琴弓法与指法、持琴及姿势等,上课时很严肃,但下课后就像哥哥一样照顾我们,是受我们爱戴的好老师。每次演出都是他一个人带领我们,前前后后对接一切工作。”“圣乐少儿马头琴乐团”的恩和金说。

马头琴是蒙古族代表性乐器,被人们视为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和世界乐器中占有一席之地,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族草原文化风格。为了让蒙古族马头琴艺术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喜欢,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2014年,杭锦旗组建了“圣乐少儿马头琴乐团”,该乐团是内蒙古最早成立的少儿马头琴乐团,起初由旗蒙古族实验小学6名学生组成,发展至今已有37人。

杭锦旗“圣乐少儿马头琴乐团”的学生们非常热爱马头琴,在达楞浩雅尔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勤学苦练、成绩突飞猛进。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他们的马头琴声奏响在北京、呼市、鄂尔多斯的大型舞台上,获得了国家、自治区、市、旗的各类艺术比赛奖项。一批又一批艺术幼苗从杭锦旗走出、茁壮成长。今年由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主办的央视《非常6+1》鄂尔多斯赛区少儿才艺选拔大赛器乐组中“圣乐少儿马头琴乐团”以优异的成绩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代表鄂尔多斯登上了《非常6+1》大舞台。慷慨激昂的琴声,优美的坐姿,精彩的演奏,尽情展示了马头琴既奔腾激越又古老悠扬的艺术风采,赢得了在场观众们阵阵掌声,同时也向全国的观众展示了杭锦旗以及鄂尔多斯学生们的良好艺术素养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圣乐少儿马头琴乐团”的成员呼和高兴地对记者说:“我 2016年开始学习马头琴,虽然学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非常喜欢拉马头琴,如今我不仅学会拉马头琴,还跟着老师和伙伴们去了很多地方,登上了大大小小的舞台,也学到了很多,打开了眼界,感谢达老师的指导。”

据悉,2015年8月,杭锦旗“圣乐少儿马头琴乐团”获得了“第七届亚洲大洋洲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全国总决赛“器乐组”金奖,2018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器乐组“一等奖”, 2015年、2016年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全区第五届、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连获二等奖,2017年,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原生态器乐比赛”中获得传承奖以及全国“桃李芳芳”青少年民乐大赛金奖等众多奖项。“圣乐少儿马头琴乐团”用马头琴艺术,积极弘扬和传承蒙古族这一独特艺术瑰宝,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得到了我旗各级领导的认可与社会的关注。达楞浩雅尔笑着说:“‘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为人师表,做好表率。在工作当中我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们在兴趣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在一场场演出中,看到孩子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对马头琴的好奇以及对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我想这就是我的目的所在。”

工作以来,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参加校内外活动,达楞浩雅尔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先后荣获2018年杭锦旗“先进工作者”、2013年全市教职工岗位技能大赛二等奖、2015年“中国名师联盟·希望工程园丁奖”,2015年7月,在“第七届亚洲大洋洲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中荣获全国优秀指导奖,2017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原生态器乐比赛”中获优秀辅导奖等。杭锦旗蒙古族实验小学教师哈斯说:“他是一个很负责任的老师,总是‘以身作则,用心教学,关爱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和学生,作为年轻的教师他确实很棒,值得更多的年轻教师向他学习。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的教学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培养出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同时作为家长,我很感谢达老师,儿子自从学了马头琴后整个人变化很大,做什么事情都很自信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达楞浩雅尔毫没有懈怠,也不敢懈怠,他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今后,他将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将自己用青春编织的爱,洒向每位学生的心田,用自己汗水浇灌的果,激励身边的人,让他们更深入的了解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马头琴艺术,更好的弘扬和传承蒙古族独特艺术瑰宝,为繁荣发展杭锦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图/文 新媒体中心记者 阿拉腾其木格)

本期编辑:贺利平 总编辑:刘晓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